《重名雪糕引虚惊 此布丁非彼布丁》
近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一则冷冻饮品(雪糕)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其中两款产品因与被誉为“童年之光”的知名雪糕重名,引发一场虚惊。看过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原文后不难发现,那两款产品并非来自乳品界驰名品牌,而是其他厂商的同名产品而已。
经历这场虚惊后,部分消费者对雪糕不合格项目“蛋白质含量低”产生了好奇,有网友“调皮”地调侃道“难道我会吃售价五角的雪糕补充蛋白质?”关于这点,参考国家标准GB/T31119-2014,清型雪糕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8g/100g,这样看来,含量确实不高,”吃雪糕补充蛋白质“有点离谱。不过,雪糕检测中设置蛋白质这一项却并非离谱,而属于雪糕类产品检测的”应有之义“,有理有据。
首先,国标中对雪糕的定义如下”以饮用水、乳和(或)乳制品、蛋制品、水果制品、豆制品、食糖、食用植物油等的一种或多种为原辅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或)食品营养强化剂,经混合、灭菌、均质、冷却、成型、冻结等工艺制成的冷冻饮品。“由此可知,根据雪糕的定义,此类产品会含有蛋白质类成分。既然含有某类营养成分,规范其含量,则是综合分析、评价此类食品质量的必然选择。
客观上,对雪糕中蛋白质含量做出要求,可区别于冰棍类产品。参照冰棍类产品行业标准SB/T10016-2008,蛋白质含量并非冰棍质检项目之一,这一点与雪糕有所区别。
无论虚惊一场,还是轻松调侃,都反映出消费者们对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的关注,以及对食品质量的不懈追求。
小布丁大布丁雪糕抽检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