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杯 和我一起读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位热爱美食的英国女孩来到中国成都。她抱着“不管多怪的东西,我都要尝一尝”的态度,在短暂而强烈的文化冲击之后,被千奇百怪但又麻辣鲜香的各色美食征服味蕾。神魂颠倒之余,她决心虔心学习厨艺,做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吃货。
作者扶霞写的是美食,更是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书名中的“鱼翅”与“花椒”代表着英国人眼里中国食物两个无法接受的点,前者是诡异黑暗甚至以残忍方式从动物身上取得的原材料,后者是怪诞乖僻到不讲道理的口感与味道。实际上,别说英国人接受不了,作为同胞的中国北方人很多也无法接受吃蛇之类的野味,以及麻到让人怀疑中毒的调味。
她用不无恐怖的口吻描绘了自己在成都街头吃麻辣兔头的故事。一个个小小的麻辣兔脑袋在橱窗里,圆圆的眼睛直勾勾盯着自己,露出尖尖的牙齿时那种让人发疯的感觉。但是一旦打破了自己的心理障碍,浅浅吃上一颗,厚实丰富的下巴肉、入口即化的兔眼睛、顺滑绵密的兔脑髓,以及鲜香无比的味道就永远刻在了她的脑子里,再也无法忘怀。
我到现在还没吃过麻辣兔头,或多或少也有点排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去成都,美美吃上一次。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作者试图把中国人感知的“口感”介绍给英国同胞时的执著。比如说,什么叫“酥”?什么叫“脆”?大多数中国人大概都没搞太清楚,她一个外来者反倒讲得清楚明白。可见其融入中国美食文化之深。
除了成都之外,扶霞还去了湖南、福建、北京、扬州、甘肃、香港等地,品味当地美食的同时,也尝试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既有大快朵颐的快乐,也有被当成间谍的尴尬。在那个高速发展与愚昧乡俗共存的时代,一个突然闯入的外来者在荡起点点涟漪的同时,也记录了二十多年前中国人生活的记录者。
当然,文化隔阂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尽管作者已经努力去尝试理解中国人眼里的世界,但仍然会有一些俯视乃至猎奇的视角,以至于造成偏差。但我感觉她始终还是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去融入和接受这个神秘而美味的国度,这就很不容易,更重要的是,书里提到的很多美食写得实在太好吃了。
柏木_落
我怎么觉得,在安总这里看到过这本的书评
安迪斯晨风
别人写的吧
柏木_落
回复 安迪斯晨风:刚刚搜了下,确实以前提到过,也确实不是你写的评论![[doge]](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d_doge-be7f768d78.png)
嗡嗡吃melon
有点奇怪的是,川菜哪有鱼翅?
安迪斯晨风
写得不只是川菜,还有全国各地的美食。
收银机与禅_
鱼翅不是鱼的一部分吗? 有特别残忍吗?
安迪斯晨风
我也不懂为什么,西方好像特别反感吃鱼翅。
瓦桥关行者
这本书翻译的特别好,成都土语都译出来了
安迪斯晨风
是的,翻译也是美食爱好者,用爱发电了!
重生养鸟日记
可以发晨曦杯没有入围没有提名的书的书评吗?
安迪斯晨风
当然可以啊!
重生养鸟日记
回复 安迪斯晨风:好嘞!
你猫哥说了
什么叫“酥”,什么叫“脆”?酥是脆的连续导数
最爱兰州拉面的午饭
还要再微分一下
松风Song
作者甚至还在用微博
前几天刚去了香港
蹄花饼饼汤
好看的这个!!我和我妈双重认证!5、6年前就看了,被书名吸引直接买![[开学季]](https://face.t.sinajs.cn/t4/appstyle/expression/ext/normal/72/2021_kaixueji_org.png)
水盾甜筒
这个好看这个好看,从排斥接受到认同的过程写得好好,尤其是结尾青虫那里绝
薇笙苏8咖啡喵
那我想买英文的哈哈哈
善待智商六九君
看到麻辣兔头的瞬间,我笑了,话说最新鲜的麻辣兔头是有耳软骨的,又香又脆,我在成都二十年,也就吃到一回有耳朵的兔头,至今难以忘怀
哎哟我是盐帮菜
woc
亚瑟_蒙塔内利
我家有这本书诶,虽然还没看完![[抱一抱]](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co_a1hug-f3910d0e88.png)
然派
兔头超好吃的
来盘饺子不要醋
前半部分真的不错,后面略差了点,多了点政治色彩就没那么纯粹了
若有所思的某人
作为一个成都人,买一本表示支持
一点两点信
最是啼鹃负春心
这书拿到之前,我还以为是科普或者是讲历史的
看了之后发现是讲吃的,见闻等。
初四祭_另外一个号被盗了
这个我之前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提到过,
枪头滴管
扶霞老师微博做的菜看起来都超好吃!
星海遥遥
去成都吃兔头,一次比一次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