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周年刊十连封

发布时间 :2022-11-22 22:04:04
嘉人周年刊十连封嘉人20周年
最近嘉人Marie Claire 用十件雅事为主题,由模特 张丽娜 演绎,10位风格不同的摄影师合作来完成的20周年的封面创作,影响很大。
近几年,中国的时尚呈井喷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品牌方,杂志方开始发掘并创作一些带有中国元素的视觉,产品……这很好!嘉人的这次创作集合了中国现有的顶尖视觉团队去创作的“十件雅事”,也带给我们一些耳目一新的感觉。相比直接照搬西方的时尚体系,更多的扎根于本土,去汲取养分,给中国的时尚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我个人一直觉得,将中国的传统去结合深根在西方时尚,一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中国的传统艺术对于“韵”的关注,和西方艺术对于“形”的描绘,在一定方面上其实是有冲突的。Marie Claire这次的选题,个人觉得其实选的可能着重于“韵”,而非其形。我们仔细看这十件雅事,当然,在这个地方我们不去判断这十件雅事究竟是什么。“唱戏”和“卧风”究竟算不算十件雅事之列,我们先不做探讨。但单单去研究这是个题目,“赏雪”、“品茗”、“唱戏”、“焚香”、“斟酒”、“卧风”、“莳花”、“听雨”、“抚琴”、“候月”,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雪、茗、戏、香、酒、风、花、雨、琴、月”这十个名词,而是带着一定动作,场景感的动词。如果拿这个来看,这十例封面其实是有不少没有扣题的。摄影师和创作团队更多的是对于命题中“名词”的再创作,而忽略了,这个“动词”所带来的场景感和时间感。而场景感和时间感所带来的“韵味”则因为变成名词的展现而变的过于直白。比如我很喜欢的“莳花”和“候月”这两个词,我们分开来看“莳”摆弄、栽种,“侯”等待、等候。那我们再拉回画面来看,是不是展示的过于直白,没有用任何侧面烘托,减少了留白和观者的想象空间。如果按摄影画面的展示“卧风”、“莳花”、“赏雪”、“候月”为什么不直接拟题“风花雪月”就好。
摄影和时尚都是西方舶来品,而扎根于中国的时尚创作者们。在表达中国文化的时候,少了中国独有的“意”的传递,和“韵”的表达,出来的作品只能是一张东方皮、西方骨的“画皮”。
我一直很喜欢王维的“深山藏古寺”,一个“藏”字,赋予了诗句强烈的画面感,而这个画面感又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般,不直给,但比直给更有画面感。苏东坡点评过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于根植于中国的时尚来说,也是一样的。
我想起杉本博司的《海景》系列,画面虽简单直白,却魂穿“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即便是西方的皮相,也能看出独特的东方骨相。
本土的时尚根植于本土的文化土壤中,一定是厚积薄发的。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时尚从业者对于本土文化的肯定,本土时尚也会是一个曲径通幽的过程。无论是嘉人Marie Claire 之前做的二十四节气,还是现在的十件雅事,都是一个向上的过程。

生日快乐, 嘉人 Marie Claire !

图片来自:嘉人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