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不只是安慰,是真的有有用的部分,回应了个人的甚至是我们文化的某种缺失。感觉我们的文化有压抑个性、否认个性的,而个体对自己的尊重的确立是需要氛围的,心理咨询或许提供了这个氛围。相反,改变结构性的东西就很难,个人也相对无力。
这和我最后一段表达的有什么冲突吗🤔为什么要重复一遍🤔
《风险社会》里贝克有说过,现在的社会在超向个体化转变,社会问题变成了个人问题,心理学浪潮也就来了,社会学也就被隐没
考虑的正是“倾向于诉诸个体而不是诉诸结构”的原因
“现代的隐喻却显示出个体与社会之间一种深刻的失调,而社会被看作是个体的对立面。疾病隐喻被用来指责社会的压抑,而不是社会的失衡。它们时不时地出现在浪漫派把心与脑、冲动与理性、自然与人工、乡村与城市对立起来的奇谈阔论中。”
勇勇的评论不能被吞
我觉得不只是安慰,是真的有有用的部分,回应了个人的甚至是我们文化的某种缺失。感觉我们的文化有压抑个性、否认个性的,而个体对自己的尊重的确立是需要氛围的,心理咨询或许提供了这个氛围。相反,改变结构性的东西就很难,个人也相对无力。
未芽芽芽儿
这和我最后一段表达的有什么冲突吗🤔为什么要重复一遍🤔
狂想芙露露
《风险社会》里贝克有说过,现在的社会在超向个体化转变,社会问题变成了个人问题,心理学浪潮也就来了,社会学也就被隐没
未芽芽芽儿
考虑的正是“倾向于诉诸个体而不是诉诸结构”的原因
未芽芽芽儿
“现代的隐喻却显示出个体与社会之间一种深刻的失调,而社会被看作是个体的对立面。疾病隐喻被用来指责社会的压抑,而不是社会的失衡。它们时不时地出现在浪漫派把心与脑、冲动与理性、自然与人工、乡村与城市对立起来的奇谈阔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