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人类卵子染色体分离错误机制,并提出首个防治方案,或提升女性生殖能力】
新生女婴拥有 100-200 万个卵子,青春期前卵巢中大约有 30 万个卵子,但最终只有大约 400-500 个卵子能够发育成熟并正常排卵。
其中,20%-50% 的人类
卵子 属于非整倍体,带有过多或者过少的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卵子在受精后会产生发育异常的胚胎,从而导致女性不育、流产或唐氏综合症等遗传疾病。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错误地分离染色体是造成卵子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主要原因,阐明这一现象的成因对于女性生殖和医学辅助生殖具有重要价值。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苏俊的研究致力于解决人类卵子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根源。他优化了 Trim-Away 技术作为卵母细胞和着床前胚胎的功能丧失实验平台;并发现了中心体蛋白通过液液相分离促进卵母细胞无中心体纺锤体组装的机制;此外,他也揭示了人类卵母细胞纺锤体经常错误分离染色体的诱因,并提出了治疗方案。
凭借着揭示人类卵子经常错误分离染色体的分子机理,并提出首个增加人类卵母细胞纺锤体组装和染色体分离准确性的防治方案,苏俊成为 2022 年度《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35 岁以下科技
创新35人 ” 中国入选者之一。
苏俊对于早期发育的兴趣从大学二年级延续至今。彼时,他在
香港中文大学 Faye Tsang 实验室研究脂肪干细胞在乳腺癌担当的角色,同时和实验室其他成员合作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里的不同 TRP 离子通道蛋白。
博士期间,他在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 Melina Schuh 实验室继续开展与早期发育相关的研究,并将目光投向了卵母细胞。
卵母细胞是人体最长寿的细胞之一,其蛋白更新缓慢。CRISPR、RNA 干扰等常规手段均针对新合成的蛋白,无法在短时间内去除已于早期发育时合成和累积的蛋白。
戳链接查看详情:
网页链接
_LPT_
年轻又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