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中寻找 在传承中发现235...

发布时间 :2023-05-15 14:03:12
从故事中寻找 在传承中发现235 之张重华

353年十月,24岁的西平公张重华意识到自己无法战胜病魔死神,于是急忙以左长史马岌立十岁的儿子张曜灵为世子,准备继承前凉大业。十一月己未,张重华疾甚,手令征谢艾为卫将军,监中外诸军事,并令其兄张祚辅政。丁卯,张重华去世,世子张曜灵立,称大司马、凉州刺史、西平公。

凉州张氏终于无法回避人丁不旺以及执政人短寿的宿命。

朱颜辞镜花辞树只是一种遗憾,当年轻的生命突然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只有绝望,年仅二十四岁的张重华心中牵挂的或许很多,但前凉未竟的事业此刻成了最重的责任,他要为前凉做出选择,确立继承人。前凉虽然有兄终弟及的先例,病入膏肓的张重华似乎没有考虑过这个选项,他匆匆忙忙确立了年仅十岁的张曜灵为世子,就是对政权继承权做出了选择。或许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他听取了朝中重臣的意见,并达成了一致。包括张祚和谢艾,也是同意张重华这个决定的。但在辅政大臣的任用方面却有了严重的分歧,比如都尉常据和酒泉太守谢艾对任用张祚提出了明确的异议,常据认为张祚和朝中重臣赵长、尉缉等结异姓兄弟心存不轨。而谢艾干脆说:“权幸用事,公室将危,乞听臣入侍”。且言:“长宁侯祚及赵长等将为乱,宜尽逐之”。长宁侯张祚以及右长史赵长虽然对任用谢艾心存不满,但表态的时候还是尊重了张重华的决定,他们知道满朝文武中不喜欢谢艾的人很多,谢艾身又在酒泉,难以撼动姑臧局势,而且谢艾本人谋略惊人但斗争精神严重不足,尤其是内斗。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