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老妈和我念叨,她在抖音上看到的短视频说杭州有人热死了,那个老公不是人,老婆死了还说她平时不怕热。
短视频的来源是中国蓝新闻,在微博词条
高温天妈妈将电扇让给孩子被热死里有原始的报道,报道的主题是高温防中暑。在采访医生的过程中,医生说了曾经接诊的案例——礼让风扇引发的悲剧。
接受采访的医生多大年纪,从医多少年等背景信息,在报道中找不到。悲剧的发生时间,报道用了个“曾经”,“曾经”可以是几个月前、几年前、几十年前。举个例子,我曾经获得过毛笔字比赛三等奖,具体时间是小学三年级。根据一户人家只有一台电扇的配置来推断,这个“曾经”基本是在80年代。我家第一台电扇是在我3岁的时候添置的。
这个报道“画龙点睛“或者说“直击命门”的就是这句“老公说她不怕热”。一个不知冷热、不顾死活的“丈夫”形象跃然纸上,是个人看到这句话都会生气。投放到诸如微博这样的平台,必火。个中缘由,你们懂的。
如果在一户人家拿不出第二台电扇的年代,真的发生过这样的悲剧,那么也骂不到孩子他爹,因为电扇给孩子是因为孩子在另一个房间,而老公是和老婆同处没有风扇的房间的。对了,那个年代根本没有空调的存在!
杭州本地话,不用“曾经”,而是用“老底子”。如果在“老底子”那个年代,没人用“宝妈”形容孩子他妈。
最后,感叹一下,接受采访的那位医生的记忆力超群,曾经的患者家属的一句话能如此记忆犹新?
风物之诗
没有具体时间地点的新闻统一按编造处理就行,而且众所周知,记者最喜欢编排的就是“医生说的话”![[笑而不语]](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heiheihei-5170f2f55c.png)
_早川空
属于是流量密码了
落霞天散落花魂
某些“新闻”禁不起一点推敲![[二哈]](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d_erha-139d0e07bd.png)
路人甲-567
垃圾信息泛滥
H漫鸽
不搞男女对立哪来的流量,可以理解,流量和他妈,他选择了前者![[吃瓜]](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chigua-7a95e6efc4.png)
阿拉拉糯糯米
是三年前的新闻
明天WB倒闭了吧
我刚毕业的时候在武汉租房子,整晚吹风扇吹的中过暑![[汗]](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han-d8ebda66d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