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金会:在接受调查的开源贡献者中,只有14%的人获得工作报酬】
1980 年,当施乐公司向
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 实验室捐赠一台新的激光打印机时,它不可能知道这台机器会引发一场“革命”。有一次,打印机卡住了,当时 27 岁的麻省理工学院程序员理查德 M.斯托尔曼(Richard M.Stallman)试图深入研究代码来修好它。他希望自己能够修好,因为他曾修好过类似的打印机。
在软件开发最初的几十年里,这个领域贯彻了一种开源和自由交换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工程师可以无视时区和机构,深入研究彼此的代码,使其成为自己的代码或修改一些错误。但这台新施乐打印机使用了无法访问的专有软件。斯托尔曼无法访问其系统内部,并对施乐公司违反了他所依赖的开源代码共享系统感到愤怒。
几年后的 1983 年 9 月,斯托尔曼发布了 GNU,这是一个操作系统,旨在免费替代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操作系统之一:Unix。斯托尔曼将 GNU 设想为一种反击专利机制的手段,因为版权等机制已经在
科技 行业蔓延。免费软件运动源于一位沮丧工程师的简单而刻板的哲学:为了全世界的利益,所有代码都应该是开放的,没有限制或商业干预。
40 年后,科技公司在专有软件上赚取了数十亿美元,而我们身边的许多技术,从 ChatGPT 到智能恒温器,其核心系统都是普通消费者无法触碰的。在这种环境下,斯托尔曼的运动看起来就像是一场在商业现实的重压下被粉碎的失败的价值观实验。但在 2023年,免费和开源软件运动不仅重新活跃起来,它甚至已然成为科技产业的基石。
戳链接查看详情:
Linux基金会:在接受调查的开源贡献者中,只有14%的人获得工作报酬
超话社区
你好,你感兴趣的“麻省理工学院”已开通了超话社区~ 超话社区是微博旗下兴趣互动社区,快来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交流互动吧! 戳我进入>>
麻省理工学院
snowpalm
致敬开拓先行者![[good]](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h_good-0c51afc69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