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回忆不起3岁以前的事情...

发布时间 :2023-08-18 19:24:43
大多数人都回忆不起3岁以前的事情,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叙事性自我(narrative self)差不多从3岁左右才开始建立,而叙事自我又依赖于言语自我(verbal self)的发展。也就是说,能被我们记住的东西,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画面,它一定是内嵌在一个剧本中,哪怕它被孤立的提取,也一定包含着一个潜在的叙事功能。

但在心理咨询中你也会经常发现,很多人都会不记得自己某一阶段发生过的事情,哪怕它是3岁以后。比如有人不记得学龄前的事,有人不记得小学时发生的事,甚至还有人不记得初高中时发生过的事情,这时候,我们不得不关注人类记忆的一个重要功能——遗忘。

人为什么会忘掉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有些心理学流派认为,一个人遗忘掉某些事,是因为那些事太过于痛苦,是一个人无法承受的,这是自我心理学会进行的解释方向,它基于压抑和隔离这些防御机制。但这个解释很容易被推翻,因为很多创伤性记忆,就是建立在痛苦之上,它像一种醒目提示般萦绕在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从解离的视角去看,一个人会忘掉某件事的唯一理由,就是那件事违背了自我叙事的一致性,说的通俗读一点,那些记忆不符合你的对自己的身份确认。换言之,那些记忆,无法被你此时此刻的自我经验(基于核心情感)所兼容,它们就像是bug,就像是一个系统不能成立的原因,所以处置的方式就是被遗忘。

我们也可以说,那些记忆保存在别的自我中,它们会在特定时刻被唤起。这也是为什么在心理咨询中,当来访者进入某种情感体验时,某些相应的记忆也会被唤起(情感是经验的组织者),而那些被唤起的记忆,可能是很多年都没有进入过意识领域的部分,甚至以为是已经不存在的部分。

如果从情感组织经验(包含记忆)的角度去看,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某些重要的记忆,其中所包含的叙事情感,已经找到了新的文本。这也是自体心理学所说的望远镜式的体验(the telescoping of experiences),当我们回忆过去时,可能会浮现出6岁时的某个场景,而实际上,那个场景可能叠加着3岁,甚至更早时的情感,6岁的这个记忆,就像是一个700年前被人发现的石板,但它记载的是2000年前的信息。支持这个解释的还包含依恋心理学的纵向研究(Main),比如在12个月时的陌生情境实验,6岁时的家庭录像,以及成人后的AAI心理访谈,一个人的情感倾向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保持着跨时间的一致性,哪怕外在上看起来已经改变了很多。

也就是说,我们会遗忘信息,但绝对不会遗忘体验,而你此时此刻的体验——尤其是那些强烈的,典型的,很具个人特点的体验,一定包含着过去的关键线索,它就像一首旋律,不断以新的编曲形式进行演绎,它包含着熟悉的印记,又找寻着新的样貌。

热门评论

创作者白丁
创作者白丁

一点点歪楼:关于3岁之前记忆丢失这件事,神经生理学的解释好像是很多神经消失或者连接、重组了。这当然也支持言语论,因为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说法,思维活动依托语言,语言没到位,思维就会崩塌。按照一位学计算机的朋友的说法,记忆的遗忘就像读取文档,不是文档删除了,而是导向文档的检索钥匙丢了。

夏天_下大雨
夏天_下大雨

我孩子五、六岁才会说话,那时我就想,终于可以问他为什么从前会害怕某动画片的片尾曲,为什么喜欢转锅盖等等quirky的行为,但他似乎都不太记得。而奇特的是,等他长大一些,当他知道自己有自闭谱系障碍,他的许多记忆都回来了,仿佛那些零碎的片段终于有了一种可以被理解的叙事。

小圆潭记
小圆潭记

过去发生的事,会以某种方式发挥影响力。

回吻野火
回吻野火

我对于一两岁的事情记忆都很清楚甚至包括当时的梦境,持续到高中大学基本上的事情我都记得,[泪]我好像不太会遗忘,但是后果就是创伤会被反复咀嚼,直到去年我经历重大心理问题以后开始出现短期的记忆缺失,医生说是大脑在保护我的心情,可能真的是这样吧现在的生活轻松很多

Ttt-terrific
Ttt-terrific

某些被遗忘的,总有一天在某个体验之下被唤起,然后被看见,再形成一个连续谱[一起吃糖]

互联网眼线
互联网眼线

我发现记忆不仅会遗忘还会被自己无意识的更改。这种更改可能会为了符合自我叙事偏离事实本身。

达尔文写完进化论突然一拍大腿道
达尔文写完进化论突然一拍大腿道

那可完犊子了,我大学前的事情都不太记得()

崖山海槎
崖山海槎

我们会遗忘信息,但绝对不会遗忘体验 情感是经验的组织者[悲伤][悲伤][悲伤]

雨蛙女儿
雨蛙女儿

无处不在的媒体记录以及搜索便捷性改变了这一切,人只要记得一个小线头,就可以轻松地找到十年前的聊天记录,恢复完整的记忆。遗忘变得越来越困难。

亿邱点叉圈圈圈顾井井
亿邱点叉圈圈圈顾井井

我从小养的狗死了之后,和他一起的那十四年记忆都基本不太记得了。我整个人也变得和以前很不一样了,性格的一些部分有变化,感觉。

Detarintexyh
Detarintexyh

确实,几乎不记得小学发生的事情,大概是因为那时候因为“胖”被bully,所以自我保护机制让我选择性忘掉了

拉诺西亚大葱
拉诺西亚大葱

我两岁梦到一头牛在我虎头帽里拉屎了,然后后来我妈一拿我的虎头帽儿我就哭[泪][泪]怎么都不带。。。。然后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学走路时候的进入学步车的感觉,还记得车的样子[哆啦A梦害怕]

vb1998
vb1998

不是遗忘,是根本没有生成记忆,因为大脑还没形成足够的模型概念,就像你听一门没学过的外语,听再多也不可能记得住。

W_周舟舟
W_周舟舟

忘不了那些真的非常非常受伤的事儿该怎么办,有时候也挺羡慕那些心大的人转头就能忘[泪]

煖金
煖金

三岁前的记忆是场景短剧。能确认三岁前是有相关人物在二岁时已经死了这样的、类似可以用来确认佐证的参考信息。只有“回来”“不…”这样的零星词汇记忆,其他长句不能回忆,但能回忆动作、表情、人物重要特征,相关人物互动,一些环境特征。

迢迢边想
迢迢边想

我感觉我只能被动回忆,不能主动回忆?

向往社工
向往社工

我们会遗忘信息,但绝对不会遗忘体验

财兔子
财兔子

可以忘记具体的事件,但绝对不会忘记当时的体验感。

Quaso猫不可颂
Quaso猫不可颂

我们会遗忘信息,但绝对不会遗忘体验,而你此时此刻的体验——尤其是那些强烈的,典型的,很具个人特点的体验,一定包含着过去的关键线索,它就像一首旋律,不断以新的编曲形式进行演绎,它包含着熟悉的印记,又找寻着新的样貌。

香喷喷_葡挞鸡蛋仔
香喷喷_葡挞鸡蛋仔

记忆会造假但是感受不会,也许那些“造假”的记忆也是由于感受的沁润而篡改的。但仍然呵护每段记忆,因为是它让感受在不同深浅区自由流淌^_^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