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
胡适1999年,在季羡林88岁时去了一次台湾,并到胡适墓园扫墓,当时有人拍了一张照片。当时季羡林手捧鲜花,在胡适墓碑前深深地鞠了几个躬。
后来季羡林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一文中说:“我现在站在适之先生墓前,鞠躬之后,悲从中来,心内思潮汹涌,如惊涛骇浪,眼泪自然流出。”
季羡林与胡适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胡比季长20岁,胡适对季羡林有知遇之恩。当初陈寅恪向北大推荐季羡林时,胡适立即就拍板接纳了季羡林。
胡适与季羡林共事三年之久,当时胡适是校长,而季羡林则是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因此两人私下交往也多。
1948年冬,胡适离开了北平,季羡林选择留在了北大,就此江湖别过再无见面。
1987年季羡林写一文《为胡适说几句话》,在舆论压力下坚持发表。
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