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我怎么看这个,其实挺简单的:挺好。这必然就触及到了一些药厂的利益,顺带着也会触及到一些大夫的利益。但是,是好事。这会逼着药厂加大科研投入,研究中药,尤其是成药的功能作用。同时,“尚不明确”以后可以直接写上哪些情况忌用,其他“无毒副作用”就完事儿了。
所谓“是药三分毒”——对症就没事。成药只要是按照工艺来,能出问题的极少——最大的问题,是不懂中医的西医大夫瞎开药、乱用药,而不是毒副作用。
至于说有人担心的会不会影响成药的研发使用——基本上不会,真正懂行的、拿钱砸出来的,怎么可能不清楚呢?
对于中医药最大威胁的,不是这些规定,而是另外三样:一是药材被当做原料药材的出口,二是药典的不专业,三是过高的准入门槛。这三样不解决,中医药在我国被废只是个时间问题。
这个不叫悲观,叫实事求是。西药现在研究植物药,有很多本身就是从中药里面来的,但是人家会讲故事,会用舆论工具,会用政治献金,会培育代理人和吹鼓手,标准的资本主义玩儿法,中医药还停留在封建时代地主阶级的思想阶段,怎么可能打的过呢……
每年光龙角散就得进口多少?对吧?
自己的资本不使劲儿不会玩儿,怨不得别人侵蚀。
就这样吧。
鸿儒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