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于表象,不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是着相...
发布时间 :2023-10-08 15:15:54
迷于表象,不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是着相,迷于本质否定表象也是着了空相。“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我并不敢将自己的行为与李斯相比较,但我为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叫效仿。什么是道德,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世俗上的道德我是没有的,我的想法就是我的道德但这几乎与大视角下道德不同。答出口的那一刹我就失去了自认为拥有的道德,撕开遮羞布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我自觉作恶多端所以认为一切的后知后觉都叫报应。知行合一难不难?难!我想的太多做的又少只是每天盯着竹子看必然会有滞后性。改变同样也是很难的事但可以改吗?可以,无非是做选择。趋利避害是人的动物性本心自然会帮忙做出选择。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如叔本华说的“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但不能想我们所想的。”我逐渐认清一个现实——我过分追求的自由也正是我真正的枷锁。“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这不是消极,我始终相信人定胜天。我喜欢一切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事物,这真的是其乐无穷。想要改变历史规律的人都头破血流了,面对不可战胜的敌人,人会畏惧但这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一个充满悲情英雄主义的人是我想要成为的人。用煽情手法表达模式化的思想与感情,以激发大众的共鸣是悲情,对英雄主义充满狂热是我。这样的“伪英雄想法”便是我的道德,任何需要我牺牲一部分原有自我去实现的事都让我热衷。发现自己无能为力之后,我的“道德”又得到了满足。我没有失去过任何东西,我是不断的献祭自己去换取想要的。喜欢求神拜佛吗?喜欢也不喜欢。算卜问卦前我已经知道自己的欲望和怎么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求的、问的、得到的都只是自己内心的平静。让我重新为自己的“破布”染上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