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运生与壁画梦前段时间听西川...

发布时间 :2023-10-15 22:09:07
袁运生与壁画梦

前段时间听西川、张晓刚与鞠白玉老师的对谈讲到他们当时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世界艺术史的理解都是由一个个在书面或画册的小尺度黑白图片上组成的。等到他们有机会亲自出国去美术馆看真迹,会有一种强烈的尺度上的冲击感。随着「黑镜」一片片包裹着我们的视野,好像我们都或多或少丧失了对世界的真实的尺度感(确实很难想象在ipad上看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那到现场,看真迹,又或者在大荧幕看电影,都是在尺度上更接近创作者的意图。Aura只有在你拥有了真实的尺度感下才会显现吧。这次壁画展,除了绘画内容和作者生平轨迹,我也在试图让全身去感受作品尺度本身带给我的震撼与不同。

类比杜尚小便池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最轰动中国当代美术史的作品,应该就是袁运生于1979年在首都机场创作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了。这幅极具公共属性的艺术作品中因为出现了三位正在赤裸沐浴的傣族少女,将当年42岁的袁运生推向全国舆论的风口浪尖。站在这幅作品的等比缩小草图面前,仔细端详这充满美感与生机的躯体,不禁想到前段时间上映的《奥本海默》中一幕赤裸镜头里莫名出现的黑色睡裙。44年过去了,如今所有国内的公共媒介,从文字、图像到视频…我们的眼睛似乎依然保留着一层密不透光的「红色纱布」,并越裹越紧。

1957年,袁运生先生在北京听到了一位墨西哥画家说壁画是才是真正在无私地为人民创作,因为壁画无法被特权人士收藏。如果以无法被人收藏来定义一件艺术作品对人民的价值,也许涂鸦墙绘是最接近又或者最能直接代表人民的艺术。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