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成长[话题]

发布时间 :2023-10-27 18:08:47
前阵子受热门艺术播客节目《艺术叨叨》之邀,🗣️从着装、俱乐部文化、向上社交等各个方面聊了聊 “装腔重地“艺术圈名利场的那些事儿。🥂
在讲到赴约艺术活动着装标准时,我们聊到《装腔启示录》中看展小白女主为了第二日的活动做功课,决定在着装上参考了晚晚的莫兰迪配色,结果现场都是晚晚。🤦♀️
.
着装这件事,初入社交场的人在找“参考标准”时,或许只效仿了选品,却忽略了气质。 🙌
Issey Miyake 是去艺术活动的安全牌, 但可能那些衣服就会遮挡住奔放性格的女孩子热情如火的气质, 同样的,温婉柔情的人驾驭不了Balmin 的西装,可尖锐有棱角的人穿着Simone Rocha 的娃娃装又不是很适合。🥲
黝黑粗旷的穿上莫兰迪色,或许在艺术场合出现,也不会给人感觉是来买画或卖画,而是应该去几公里的地方摆摊, 误打误撞来错了地方。😅
.
不过,艺术圈这个名利场都知:人不可貌相,只可貌bank 里💰的多少程度。遵守dress code 👔确实是(特别是西方国家)出入社交场的基本礼节, 比方说英国的那些私人俱乐部。
其实, 艺术圈倒是有个共识: 穿得越华丽的反倒没💰买艺术品,藏家和fashionista 消费观不一样, 后者若是新收藏家,可能买艺术品的预算和买衣服差不多。

可艺术圈势利也好, 虚荣也罢, 但却是最鼓励大胆做自己,不对他人造型戴“有色眼镜“的圈子。 😎
虽然每个城市的着装多少会带着点各自的风格, 比如巴黎的女孩子去艺术活动更casual chic与细高跟相比她们更爱穿上靴子👢和裤装,墨西哥展会上的女士偏好有建筑造型感的小众品牌服饰和珠宝💎,香港是观察Crazy Rich Asians 风格的好地方,韩国那边则更内敛甘大牌🏷️。
.
在这之中,伦敦是在展会上看时尚中人最有意思的地方✨, 这与这座城市的艺术氛围相关——更国际化,传统观念和前卫碰撞,大牌与小众相融合。这里的艺术院校也培养出了很多杰出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着装品味不光来自于追随潮流,更多是沉浸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受到的熏陶、培养的见识。“腔调”是在举手投足间流露,外型与武装仅是一部分。🌹
.
我觉得有“腔调“的终极秘诀还是靠了解自己,强调自己的优势和从内往外散发出自信。 🌻
当我们穿上最适合自己的衣服, 流露出自信的时候, 才会拥有自己的最佳状态。🌟相比起刻意营造出来的做作感,这种”腔调“更是浑然天成。

女性成长[话题]装腔启示录[话题]装腔日常[话题]自我成长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