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受访学生称未接受实验室安全培训

发布时间 :2023-11-11 14:05:41
多数受访学生称未接受实验室安全培训 】11月7日以来,随着中山二院学生患癌风波持续发酵,实验规则及安全问题迅速进入公众视野。

“中山二院的消息上了热搜,我才发现,原来用过的那么多试剂都有毒。”这不仅是一位医学博士生的后怕,也是很多医学生的共鸣:很多试剂在使用时,并没有做过潜在的生物危害评估。与此同时,实验操作规范,在繁重的实验任务中变形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省事,用实验容器在开水间接热水;在实验室办公、吃饭……

这些实验室里的医学生被敲响了警钟,哪怕大家尚不确知中山二院学生患癌的真正原因。近年来,随着毕业标准的提高和医院对科研要求的不断提升,卷科研、泡实验室成为医学生的日常。一名在读医学博士沈南表示,医学专硕学生通常白天在医院上班,晚上做实验,基本天天在实验室,“细胞和老鼠可不会双休”;而一些青年教师因为缺乏实验室资源,便会跑到硬件设备不过关、通风条件也差的地下室去做实验。

在高校,一些理工科,尤其是生、化、环、材专业的硕士、博士生导师也被称为“老板”。通常,“老板”也是实验室的老大。从申请实验室房间、实验室设计规划、购买设备都取决于“老板”,他们是实验室规则的制定者。接受采访的多数学生表示,没有接受过实验室安全培训,他们的实验安全主要依赖导师、师兄师姐的言传身教和自己的安全意识。一所211大学的教师陈康表示,学生进入实验室,一般由师兄师姐带,告知一些实验步骤和安全防护,但如果遇到师兄师姐也不了解的新试剂,只能自己上网查询,否则无法得知具体的毒性、可能的危害,以及需要做的防护。浙南某医科大学硕士毕业的苏晴则表示,甚至她的导师来实验室做细胞实验,也不戴手套、徒手操作,“细胞实验不算危险,但有时候会用到有毒试剂,他也没戴口罩”。

一方面是防护意识的淡漠,另一方面,一些实验室的客观防护条件不足。一些实验室会将办公区和实验区分在不同房间,有些在一个房间里但会设置隔断,而有一些实验室的办公区和实验区则完全混在一起。一名北方某医科大学的医学生表示,同专业许多实验室,可能护目镜都是破破烂烂的,甚至一些防护的手套也需要学生自己购买,“倒贴做实验”。

沈南也表示,按理说涉及到二甲苯的实验,应该在通风橱里做,但其所在实验室没有通风橱。“看到中山二院的事件,我才去搜索了通风橱是什么样子的”,要不是这件事,她甚至不知道慢病毒实验需要在P2实验室(指生物实验室安全等级的一个分类,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做。

所有受访者都表示,实验室会安排定期的安全检查,但检查仅限于剧毒溶液的储存、上锁,实验室台面上是否有生活物品、食物等。“一般是行政人员来查,来的时候把东西收一收,工位上把电脑、吃的都收起来。看不见就可以了”。

经济观察报联系了40位在实验室里工作或工作过的医学生,最终有5位接受了采访,其中仅一位是目前在读的医学生,多位在读医学生出于对毕业的担忧拒绝了采访,两位中山大学学生表示,“即使匿名也不安全”。(经济观察报)

热门评论

emo的小小丑
emo的小小丑

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普通老百姓,即使拼搏到了博士,命仍然不值什么钱。

AnywayLLkk
AnywayLLkk

还有试剂厂商对剧毒的产品宣传称绿色无毒新产品[太开心]

auqaw
auqaw

goldview:假装看风景.jpg

火箭工会
火箭工会

看到生化环材绷不住了[揣手][揣手][揣手]

LematoHoweroy
LematoHoweroy

谢谢你还在报道此事

jane娟崽
jane娟崽

这个警示付出的代价太沉重

不算数就不算数
不算数就不算数

科学如此“不科学”,令人震惊。

叫我帅狗
叫我帅狗

来了,以后进实验前安全培训,签免责协议,出了事就是学生操作不当,和学校无关[嘻嘻]

杀死-爱丽丝
杀死-爱丽丝

点了

哼点小歌儿
哼点小歌儿

可悲的是那件事已经没热度了[悲伤]

熬夜的甘蔗很苦
熬夜的甘蔗很苦

我们学校通风橱也是坏的,学生就那么做实验

FantasyTheme123
FantasyTheme123

转发微博

夜游神老三
夜游神老三

确实,我的大学和工作后呆过的公司,实验室安全意识都不强,管理人员几乎没有系统地培训过实验室安全,讲的都是最最最基本的:穿实验服和不要在实验室吃东西,其他的通风、试剂管理≈不管

葳蕤dove
葳蕤dove

[泪][泪][泪]

老子帅啊
老子帅啊

本来就是给实验鼠用药让他们患癌啊,这种真的不会对人体没有副作用我都不信啊[泪]

卍潘业卍
卍潘业卍

博士生不知道试剂有没有毒性和致癌性?化学怎么读的?!

R丶u
R丶u

配合当下医疗反腐看医学生的过往,不免感慨。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