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随份子已流传千年 古人随礼送什么?】 “赙赗”是古代的一种葬礼习俗,向死者及家属赠送财物,以表吊唁。白沙宋墓的壁画上就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它起源于周,用以维护宗法制度,也是国家的抚恤制度和民间习俗,流传千年,演变至今,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随份子”。在《中国国宝大会第三季》中,专家介绍,文献里记载赙赗制度大体分五种:送钱财的叫赙,送车马的叫赗,送衣服等的叫禭,玩赏之类的叫赠,送玉贝叫含。到东周的时候王室衰落,赙赗就随着宗法制的瓦解慢慢发生了变化,从国家的形态变成了民间习俗,代代相传。到了宋代,邻里之间礼尚往来的风气不断盛行。像吕大忠在熙宁九年时有《吕氏乡约》,里面就提到了“凡行婚姻、丧葬、祭祀之礼,礼经具载,亦当讲求”,意思是该送礼的时候送礼,送多少都有规矩,和现在人们说的随礼道理一样。 央视财经 央视财经的微博视频

发布时间: 2023-11-17 20:00:00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