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为何无法走向文明...

发布时间 :2023-11-19 21:32:04
俄国为何无法走向文明:无契约精神与私产概念,仅有扩张思维

原创 叶克飞 欧洲价值 2023-11-16 14:53 发表于广东 921人听过

理查德·派普斯在《旧制度下的俄国》一书中给出了一个极其精彩的观点:“俄国总是可以证明,需要以新的征服来保护旧的土地”,其逻辑是“只有掌控了全球,这个国家才可以说被完全保护起来,不用再害怕外部的威胁。”

同时,“隐藏在‘国家任务’这一崇高口号背后的是最为世俗的现实:攫取他人财富以满足俄国自己对于土地的贪婪欲望,并在这一过程中稳固君主体制在国内的地位。”

这个观点完全可以贯穿俄国的历史主线,很好地诠释其扩张主义的由来。

俄国的扩张主义有许多内在因素,比如经济模式、土地制度和人文传统,其中土地的因素或许最为关键。

派普斯写道:“几乎在整个19世纪,俄国农民所使用的基本农具是一种名为‘索哈’的原始耕犁,这种犁的最大入土深度只有10厘米,仅能将土壤划开而不能发挥翻地的作用,其优点是只需要很小的牵引力,而速度是一般耕犁的十倍。俄国的基本作物是黑麦,之所以选择黑麦是因为它对北方气候和贫瘠土壤的耐受性和适应性较好。它也恰好是产量最低的谷类作物。从16世纪至19世纪,俄国农民普遍采用三圃制进行耕种,这种耕种方式要求1/3的土地保持休耕状态以恢复肥力。”

这样的农业体制极其不经济,英格兰早在中世纪晚期就已经将之弃用,但在俄国,人们对此早已习惯,甚至不想改变。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俄国,“人们全部的智慧都用于如何尽可能少地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来充分利用土地。每个俄国人都力图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农民认为没有比放弃土地,去做一个小贩、工匠或者放高利贷者更好的选择了;农村的商人则希望成为贵族;贵族则希望进入城市或在政府机构担任一官半职。”

也就是说,在俄国的历史上,农业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土地无法成为国家财富的主要来源,仅仅用来维持基本生计而已。

俄国的扩张速度之快,在人类历史上也是数得着的,但土地并不等于生产力。到17世纪中叶,俄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沙皇所拥有的财产则以史无前例的速度飞快增长。从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末,莫斯科以平均每年获取3.5万平方千米土地的速度持续了150年。1600年,莫斯科公国的面积已等同于欧洲其他部分的总面积。17世纪上半期征服的西伯利亚,则两倍于欧洲的面积。即便按照当时的标准,这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国家人口也可谓稀少。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被原始森林所覆盖,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完全的荒野。正如书中所言,“如此稀疏的人口密度,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莫斯科公国的贫穷和有限的机动能力。”

作为世界上地理位置最北的国家之一,俄国北方的土壤贫瘠,歉收是家常便饭,农耕时间也非常短,仅有西欧地区的一半。俄罗斯农民虽然能够养活自己,但无法实现显著盈余,所以更愿意开发新土地,这正是俄国历史上热衷扩张的内因之一。

由此衍生的政治制度也与土地问题相关,派普斯在书中分析了12-16世纪俄罗斯封建制度与西方封建制度的根本区别。

西方封建制度采用了政治的分权化,封君与封臣之间是契约关系,土地占有也是有条件的,但从莫斯科公国到俄国,都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尤其是没有私有制的概念,大公和后来的沙皇拥有一切,这就造成俄罗斯在价值观层面始终无法走向真正文明。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时代原本被视为转折点,但仍然没有脱离专制轨道。尽管她一度鼓励媒体发展,提倡启蒙思想,但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她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立刻开始钳制言论和思想。

俄国在制度层面许多根深蒂固的问题都与扩张思维有关。比如腐败问题,因为扩张是首要任务,因此就必须确保军费,这就导致行政机构缺少经费,沙俄政府甚至在长达数个世纪里没有给公务人员发薪水,允许他们运用权力养活自己,这无疑是公开鼓励贪污腐败,也让权力彻底失控。

官员的高度腐败,自然会使得民众缺少发展空间。个体农业和私营经济无法大规模发展,更不可能像西欧那样形成真正的市民阶层和中产阶级。正如书中所言:“一边呼唤俄国人民的公共情感,一边又否认他们在面对强大的国家时有任何法律或政治上的保障,这显然是矛盾的。”

因此历代俄国人有一个共识:在俄国想要获得财富,唯一方式就是与政府合作。这导致富人阶层没有真正的政治立场,更不可能推动社会变革。即使是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俄国工业革命也只不过是西方技术与奴隶制的结合而已,同时“所有公共机构与社会生活的表达,无论是否具有政治意义,都要落归官僚阶层的管理之中,更确切地说是落归安全机构的管理之中。一切皆受管制,一切皆被政治化。”

所以,派普斯又给出了一个贯穿俄国历史的结论:“俄罗斯统治者拒绝自愿出让给其臣民一丁点政治权力。”

热门评论

朱渠律师的思考
朱渠律师的思考

异曲同工

关老爷6888
关老爷6888

所以为什么那里的一声炮响,偏偏送到了遥远的东方

走路您啦
走路您啦

一脉相承

海上云星
海上云星

看到这种指桑骂槐的文章,我想说,我们也应该思考这么个问题。在作者和博主的眼里,当今西方“文明社会”有契约精神和私产概念吗? 🔺 英格兰曼城队 🔺加拿大第一财富银行 🔺伊核协议 [汗]

Dot张
Dot张

[doge]看看人家“文明”扩张的英国,最多只拥有澳大利亚、北美、南亚而已;更“文明”的美国,只是帮印第安人代管了大片领土,又帮墨西哥代管了一片领土,然后在亚洲管理过菲律宾韩国日本而已,现在已经文明到全世界只留了几百个军事基地了

无语尘埃V5
无语尘埃V5

说这些有屁用。看看领导的子女都去了哪里。

zhaojianghua2012
zhaojianghua2012

在中东维持以色列这个文明国家,不容易

刘和森
刘和森

不是说只发新股的机关吧。

阿玛尔菲塔诺
阿玛尔菲塔诺

被意识形态洗脑的观点,读书太少

木场修修
木场修修

有契约精神和尊重私有制的国家对扩张领土不感兴趣,那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当年的独立运动是从哪儿独立呢

始终的小匠
始终的小匠

说俄国呐~吓一跳

佩琪琪奇
佩琪琪奇

契约精神?这年头,呵呵

第三个号了666
第三个号了666

评论区里边很多提美国的,英国的,问题这都是你们给的假设呀,作者只是提俄国嘛。

可乐罐罐叮咚响
可乐罐罐叮咚响

所以他们不可能融入西方国家

极昼
极昼

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寒草莫默
寒草莫默

或许,俄无法走向文明的主要是因为国家政治依然固守着就思维,而俄的人民大众并没有被其彻底所驯服,这与某些国家所不同的最大区别,所以融入文明之路也并不会太艰难太漫长。[思考]

gentlecheng
gentlecheng

俄罗斯和以色列比,谁更文明

zhaojianghua2012
zhaojianghua2012

当然是敢于对抗世界的以色列,不是一直希望投靠西方的俄罗斯

乐夏201708
乐夏201708

作者有木有考虑过这是他们自古以来的组织能力低下的原因,而我国和东亚文化圈组织能力一直都出类拔萃

果断s看天下
果断s看天下

这就说在点子上了![赞][赞][赞]

华枝春满929
华枝春满929

志同

汪亚民
汪亚民

[微風][微風]

蓝天白云Frankie
蓝天白云Frankie

请问新加坡和沙特哪个更文明?

芳草碧连天之八
芳草碧连天之八

转发微博

狸花猫最是可爱
狸花猫最是可爱

转发微博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