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黄金30年,正向的力量越来越强】
中美峰会为APEC注入可能性为什么美国拉小圈子越来越难 旧金山之行结束,中国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局势正在起变化。中国之于亚太,亚太之于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是一体而非脱钩
亚太地区的合作中,存在两股力量。一个是正向力量,亚太经合组织早早就确立了“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的目标,使得亚太地区平均关税水平从17%下降至5%。
另一个是负向力量,因为美方的战略误判,美国与中国仍处于贸易摩擦的状态之下。美对华制裁清单上,还有1300多家中国企业。
眼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亚太前两大经济体的合作如果更加顺畅,APEC提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才会更进一步。
谭主了解到,拜登总统向习近平主席专门发出了一份举行元首会晤的单独邀请,不同于本次APEC期间的双边会见安排。
还有不少人评价,这是一场“中美峰会”。用“中美峰会”来指代APEC,并非在冲淡2023年APEC会议本身。相反,这恰恰是在给APEC注入可能性。
美方并非不清楚,什么是历史正确的一边。只不过,在通往合作的路上,美方更在意的是自己的主导权。
这也就有了本次APEC会议上的尴尬一幕——在APEC会议举行期间,美国单独组织召开了由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的会议。
谭主了解到,美国并没有推动达成“贸易支柱”相关的协议。主要原因是,当与会的东南亚国家想谈贸易问题,谈降低关税和减少市场准入门槛时,美国却鼓吹着“人权”等理念,要求设置一些比较苛刻的环境等规则。大家不欢而散。
APEC会议的成果显示,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看清趋势和潮流。这也反映在与会各国最后达成的《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旧金山宣言》当中。
这是美国在本土签下的宣言。这句话和美国对中国的承诺一样,代表着合作的大势。唯有合作才能发展,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
是亚太而非印太
对于亚太的定位,有两个国家,是很好的观察角色。一个是澳大利亚,一个是日本。
要知道,美国为了在亚太地区和中国竞争,提出了所谓“印太战略”,包含两个支柱,一个是以“印太经济框架”为核心的经济支柱,一个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为核心的政治支柱。
现在“印太经济框架”乏善可陈,“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国家也开始出现变化。
早在APEC会议一周前,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就率领历史规模最大的代表团来到中国参加进博会。此次也是双方高层互访中断达7年后,澳方总理的首次访华。
访华时,阿尔巴尼斯特别致敬了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先生,和他一样将访问北京的首站选在了天坛,听到了历史的回音。
50年前,惠特拉姆正是凭借着独立自主的政治远见和政治魄力,在中美建交之前,就率先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建交。
同为“四方安全对话”成员的日本也在调整自己的身位。
最近两个月,日本不断抛出橄榄枝,向中方传递出合作的善意。
10月底,日本新上任的外务大臣上川阳子明确表示:“开创日中关系新局面是日本外交的最重要使命之一。”而不久前,日本内阁特别顾问、国家安全保障局长秋叶刚男也专门抵京,与中方举行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机制磋商。
本次APEC期间,在中日领导人的会见中,谭主注意到,双方首先确认的是彼此的战略互惠关系,还积极评价了刚成立的中日出口管制对话机制。
作为“印太战略”重要支撑国家的变化,恰恰说明了地区国家对亚太定位的认识正在更清楚。
美国一直试图用“印太”这个新造出来的词,替换已经约定俗成的“亚太”概念。
但在APEC各国成员最新达成的旧金山宣言中,谭主注意到一个词——亚太共同体。
“共同体”的前提,是“自主自愿、协商一致”,是尊重各成员自主发展权。这样的自主理念,恰恰是跟所谓“印太战略”中的遏制思维最大的不同。
是开放而非封闭
当前,当APEC会议交由美国主办时,美国变成了贸易壁垒的构筑者,据统计,美国上届政府累计实施逾3900项制裁措施,相当于平均每天3项。而擎起全球化大旗的是中国。
意识决定行动,变化背后,是中美两国底层逻辑的差异。美国眼中的全球合作,是利己。中国引领的全球合作,是立己达人。
这样的认识,在亚太这片区域的发展进程中,显露无疑。
早在2008年,为了与即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竞争,美国宣布介入并随后主导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把自己想实施的贸易规则,都放到了TPP里。但TPP的成员国在巅峰时也几乎只包含太平洋东岸的国家。
TPP显然是在阻碍整个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于是APEC成员国一起想了个办法,通过“东盟+”的方式构建一个主要由西太平洋国家组成的自贸协定,和TPP一起来推动整个亚太的自由贸易。
后来,在中国大力推动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变成了现实。在RCEP中,中国从一开始就宣布支持东盟在地区合作中的核心地位,最大程度考虑地区国家的利益。
结果是,到今天,RCEP依然是推动亚太地区合作的重要力量,参与的亚太国家GDP约占全球的33%,是当前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
而美国退出TPP,TPP变成了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参与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仅剩13%。
在这三十年里,越来越站在历史错误一边的国家,恰恰是因为没能做到“谋大势、顾大局”,没能做到以天下之利为利。
这恐怕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把推动全球合作和全球经济复苏的目光,望向中国。
中国用自身的发展,带动了世界的增长繁荣。就在今年年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明确表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二要靠亚太,而光是中国一个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就达到三分之一,且中国经济每增长1%,就能带动其他亚洲经济体增长0.3%。
在旧金山,中国多次强调了一句话,“不是要取代谁”。这话,是跟美国讲的,同样也是跟世界讲的。
中国从来没有超越或取代任何一个国家的打算,中国也不赌任何国家输。中国只是想让自己的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也深知,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过上好日子。
为了共同的目标,何不一起,再出发。
刘驼子
谭主这么好的文章,阅读和影响力这么少,真可惜
别把钥匙别折了
和衷共济 和合共生
山高路远林密
世界瞩目![[微风]](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w_weifeng-6dce9bef03.png)
![[微风]](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w_weifeng-6dce9bef03.png)
![[微风]](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w_weifeng-6dce9bef03.png)
寻找吴邪
👏🏻👏🏻👏🏻👏🏻👏🏻👏🏻
天使-美好
小渔好运来
合作共赢!
h丶大吹
正在忙的人不想努力
合作共赢
lxj我想混天绫
不将就懒得换名字
合作共赢![[打call]](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fb_a1dacall-1e0c4593f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