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结合“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第一句看(行远路必定从近处开始),就不容易理解错。迩:近,如“闻名遐迩”。
遐迩,远近。行远必自迩的“迩”在此为“短浅”,意为:行千万里路,就会明白自己见识短浅(孤陋寡闻)。 登高必自卑,见识过高山仰止,就会避免妄自尊大;久行江湖就知曾经见识的短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静水流深,微言大义。
然而,本文所述“自卑”的这一词义,连《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都没有介绍。这可能也是造成很多人误解的重要原因。
“登高必自卑”出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多读古注,古人研究《礼记》多矣,总是翻辞典,是学不到东西的。辞典是选用古注以及今注进行的融合,然而各类辞典因编辑人的问题,都存在大量谬误,不能尽信之。
正解!
山农校训: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嗦嘎,学到了
“登高必自卑”释为“登高必定从低处起步”是字面解意。类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但“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表达的不是这个形而下的高卑,远近概念,而是一种经历和体验后,触发的心灵震撼,认识的升华。 故此卑为谦卑的“谦”,自迩由近引申为“自觉曾经的见识短浅”。
此“自卑”之卑有“谦卑”之意,仰天高地厚则知人之渺小卑微。
似乎艾 华-孚兮 先生的解释更贴切。
“自卑亭”原来如此!
赵所生
同时结合“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第一句看(行远路必定从近处开始),就不容易理解错。迩:近,如“闻名遐迩”。
艾华-孚兮
遐迩,远近。行远必自迩的“迩”在此为“短浅”,意为:行千万里路,就会明白自己见识短浅(孤陋寡闻)。 登高必自卑,见识过高山仰止,就会避免妄自尊大;久行江湖就知曾经见识的短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静水流深,微言大义。
赵所生
然而,本文所述“自卑”的这一词义,连《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都没有介绍。这可能也是造成很多人误解的重要原因。
赵所生
“登高必自卑”出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月隐寒霜
多读古注,古人研究《礼记》多矣,总是翻辞典,是学不到东西的。辞典是选用古注以及今注进行的融合,然而各类辞典因编辑人的问题,都存在大量谬误,不能尽信之。
侠侯
正解!
小节奏生活有要自己的小节奏
山农校训: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金桔希子的橘子树
嗦嘎,学到了
艾华-孚兮
“登高必自卑”释为“登高必定从低处起步”是字面解意。类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但“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表达的不是这个形而下的高卑,远近概念,而是一种经历和体验后,触发的心灵震撼,认识的升华。 故此卑为谦卑的“谦”,自迩由近引申为“自觉曾经的见识短浅”。
艾华-孚兮
此“自卑”之卑有“谦卑”之意,仰天高地厚则知人之渺小卑微。
吴语T-T
似乎艾 华-孚兮 先生的解释更贴切。
有理卡拉
“自卑亭”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