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 冠心病 【出现以下症状就需要重视了,快来了解一下中医的"胸痹"】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感觉胸闷,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金匮要略》中提出“胸痹”的名称,主要与现代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关系密切。
冠心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在冠脉存在狭窄的基础上,当人体耗氧增加或氧供减少时引起心肌临时的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以胸闷、心前区疼痛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病情相对稳定,控制得当的情况下其发作程度、频率、性质可在数周甚至更长时间内无显著变化;反之极易发生心肌梗死等危重病症,以下是冠心病的西医诊断依据:
1.以持续时间在数分钟至10余分钟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为特点的—过性胸部不适,诱发因素可为运动、情绪等;
2.发作时休息或含硝酸酯类药物后可缓解;
3.多见于中年以上;
4.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显示有心肌缺血存在;
5.曾行心肌酶检测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胸部X线检查排除肺部疾病等。
西医对其的药物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预防心血管事件,是对其的一种预防性和管理性治疗,而这也正是中医药的优势与长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现代医家多认为本病以脏腑气血亏虚,心脉失养为本,瘀、痰、滞、寒等实邪痹阻心脉为标,总属本虚标实。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现代医家认为多种致病因素导致脾、肺、肾、肝等脏不能完成自己的功能,从而导致体内津液运化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使痰浊内生、瘀血内停,发为此病。治疗上多以扶正祛邪,补足气血津液,祛除痰饮水湿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