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的
蓬莱 实践 解读刘家沟镇党建引领村居精治的“和谐密码”】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党建引领村居精治赋能千万工程蓬莱实践指引,烟台市蓬莱区刘家沟镇依托网格一网统领、镇村两级联手布局、创新“三三”调解模式、打造四治融合格局,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蓬莱实践,在基层落地生根。
一网统领,赋能基层智理“新路径”
打造以“一网统领为主线、网格治理为抓手、治理单元为依托、多元服务为宗旨”的“2+2+N+X”基层网格治理体系,明确工作片、行政村、网格、街巷四个层面的责任,在全镇形成党建引领、干群联动、一网统管的基层治理新局面,“网格发现、分级响应、协同处置”的基层综治体系,让“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成为现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成为常态。通过“三必进、五必访”,凝聚网格共治力量,常态化开展联户服务,推动各类群体下沉网格一线,开展服务1.2万人次,解决问题1526个。
两手布局,密织平安和谐“一张网”
一手抓资源整合,集中发力。按照新时代“枫桥经验”规范化要求,设立一站式矛调中心,分为群众接待区、矛盾纠纷调节区和公共法律服务区三大区域,下设8个站所,整合综治、司法、警务等资源,制定职责、工作、事项、标准四项清单。一手抓力量调配,多元聚力。将全镇划分七大片区,成立37个村级矛调工作站,不断健全“班子成员包联到村、两委成员包联到网格、网格包联到户”的调解网络,配齐136人村级调解队伍。依靠镇村两级联合发力,依托社会力量共同助力,实现“社会事务一站式受理、接待群众一条龙服务、集中办公一体化运作、解决问题一竿插到底”。
三三调解,下好矛盾调处“一盘棋”
三级预警。结合调解员进网格、多部门联动等机制,对排查到的纠纷进行分类,实现绿色纠纷村级快报快处,黄色纠纷镇级管控管辖,红色纠纷联合区级多部门共同调处,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三环服务。以“调解前宣传有广度、调解中工作有力度、调解后回访有速度”为目标,抓好三个环节,建立覆盖全程的调解体系。通过三三制工作法,抓力度, 变群众上访为部门下沉,抓协调,变单兵作战为联合出击,抓速度,变久拖不决为速战速决,抓广度,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防,做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治融合,构建基层精治“新格局”
以智治强支撑。积极推进建镇村两级信用积分管理体系建设,配套研发积分管理小程序,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构建“网格化管理为依托、数字化赋能为保障、精细化管理为导向”新格局,使智治成果真正运用到综治实践。
以自治强基础。梳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设立镇级“果谷和事佬”调解室品牌,成立南吴家村“警民调解室”、乌沟张家“村民议事亭”、安香于家“五老说事屋”、乌沟苗家“古槐树下议事点”、杏林庄村“杏林大管家”等村级调解品牌,调解涉及婆媳关系、邻里纠纷等各类矛盾隐患100余起,解决各类民生诉求200余个。
以法治强根本。聘任2家律师事务所,纵深推进“八五”普法宣传,创新“以调普法”“以案释法”模式,力求“调解一件、普法一片”,引导全民学法、全民用法、全民守法。截至目前,组织法律顾问进村普法53次,开展法治讲座10次,农村大集法治宣传4次,发放法律明白纸3000余份。
以德治强教化。联合东方海岸果谷运营中心,整合中粮长城、嘉桐酒业、沃森农业、烟富农业、昊霖果蔬等企业资源,在全镇建设镇级兑换点1处、村级信用积分超市8处,分8次兑换价值2万余元的生活物品,在信用变现过程中引导百姓诚实守信、崇德向善。
党旗引领风帆正,和谐花开满园香。依靠党建引领,依托数字赋能,基层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一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正在引领新时代基层综治的生动实践……(记者:张家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