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比吕美写的《闭经记》...
发布时间 :2023-12-01 12:14:44
伊藤比吕美写的《闭经记》很奇妙哎
之前在唐诺、蒋方舟一起参加的看理想播客里,蒋方舟说她开始关注书写者的年纪,我才发现我也从来没有关注过作者的年纪。
今天又在公众号里看到了介绍唐诺的书《求剑》,分为书写、阅读、年纪。原来大众更多推崇和捕捉的都是青年群体,也就是以我为半径的新世代。也不是坏事,我确实是能在各个平台、品牌传播的物料里精准地安放自己五花八门的情绪。
可人不会永远年轻,在中年或者老年,所握住的东西越来越少的时候,如果连书写这一古朴的记录形式都没有办法把一些目光放在这个群体身上的话,好悲哀。
唐诺已经65了,在越活越年轻的世界,我对于这个数字的判准是“还不算老”。
回过头来,伊藤比吕美的态度还算积极,可以在书里不予忌讳地聊起自己年纪大了的老狗(其实是她老公),以及逝去的母亲,眼下困在阿尔茨海默病里的父亲。
在她的笔触里,身体的衰老更大影响程度不过是生理上的,是口吻脱俗的乐天派。
她说的这个担心自己老去以后会很孤独,类似的话我跟花花说过。
有时我会硬拉着花花去学一些她很抵触的东西,我说要是你老了你就可以玩这些。说完这句话的当下就会后悔,仿佛明日骤然缩减。
我又想起花花很喜欢田耕,每次电话里都会吐槽种田是如何让她劳累的,我没什么耐心听老调重谈,会直接打断她,“别种了,没人吃的。”
不过这也阻止不了她,新一轮播种的时节她依然会火急火燎地跟上,在一通沉默的操作以后,静待丰收。
我现在发现,也许不该阻挠她,这是让她察觉“自己在活着的时刻”,哪怕旁人甚至是我觉得无比艰辛又没必要的活动。
游到海岸
好像也不是,在大学的改编课里,我以《假如岁月足够长》为蓝本改写过一个故事。源二郎和国政在后疫情时代以新的身份延续他们的友谊。这才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靠近银发群体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