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泯薰 20201231
BIOS monthly:從第一張作品開始,妳的歌詞中便常以「你、我(我們)」入筆,而有趣的是這裡的「我們」是與歌詞中的「世界(人們)」切分開來、彼此對立的。在妳的作品世界觀中,世界雖是探索的目標,但常常也是壓力、宰制甚至苦痛的來源。好奇當妳唱著「你」與「我們」的時候,心中想像的對象通常是什麼?而「(其他)人們」在妳心中又是什麼?
柯泯薰(以下簡稱柯):對我來說,作品裡第一人稱的「你」與「妳」是不同狀態,但都能直指「自己」:常使用到的「你」是面向大眾的對話,有時也作為通往無形世界的代號;「妳」則屬較溫柔脆弱面向,有與同性間的對談,也與自己對話。
而作品中「我」的使用,反而常以「聽眾」角度落筆,以私密角度切入。雖說我是作者,但更是聽者。在寫作的狀態,常有人格多重交疊,一是自身、二為聽眾、三為縱觀整體、有時會化身大地母親、或變相將自己投射在動物或物件上,也能轉換成無形體的陪伴。
當寫到「我們」像是一種理想世界,無分他她、它牠或祂,眾生世界萬物之平等,有形無形皆相同。我偏愛這樣看待方式,感覺世界平和,雖然事實並不全然理想,因為世界還存有歧視、仍有不平等的有色眼鏡,因此作品中使用「我們」是期盼筆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沒有畏懼及界線的,皆平衡的狀態。
至於作品中提及的「人們」,是屬於狀態較低迷時的用詞,認爲與世界悖離,因此將自身與人之間,拉出一條線,隔離兩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