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第337天

发布时间 :2023-12-03 22:38:38
今天是2023年第337天。

01.

今天带娃参加亲子运动会,大家闲聊又扯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怎么应对别人不怀好意的指责、不公平的对待?怎么教给孩子?实际上包括大人自己都经常“吵架吵输”。。。

大人好一些是什么呢,相对能筛选下自己的朋友圈,实在不高兴来往的大不了就不来往,不用耗神去琢磨怎么跟人家吵。

小孩不一样,不小心遇到刻薄的同学,很难完全避开,那又该怎么办?

02.

我自己感觉比较好用的一个方法是利用反问,把问题抛回给对方。

举个例子,有人说你怎么拿了我东西?不要着急否认,而是问对方你有什么证据(东西是什么颜色的,在哪里不见的,几时几分,有谁能作证?总之问细节问到对方崩溃自乱阵脚)?你到处冤枉人不怕没朋友吗?

再举个例子,有同学嘲笑你矮,那就认认真真问对方,“你这样子随便嘲笑别人的外貌,我以后该怎么跟你打交道?以后你一个朋友都没有了怎么办?”。。。

这些反问,要说出口很难很难,我们交给孩子的道理,自己有时候都无法执行,说出那句反驳的、质疑的话仿佛要鼓足全部勇气去对抗。

可是当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就简单得多,并且也不容易被当做软柿子总是有破烂事找上门。

03.

当然,对低年级的孩子这套方法不大适应,难度太大。

不过我还是选择跟女儿探讨,这带来的更多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指责你的那个人,真的有这个权利吗?

评价你的人,他的评价就是真理吗?应该让它影响到你的生活吗?

我给女儿举的例子是,总会有人觉得你长得丑,是的,你再美的人,再出名的明星,也会有人觉得丑 。

那么当一个人说你很丑你就真的很丑吗?美还是丑,这件事情是谁来定义的?难道就有个人觉得你很丑,你就得拼命去跟别人证明你其实很美吗?

那可证明不过来。

你再怎么努力证明,还是会有人觉得你丑。

这就是客观存在的,无法避免。

04.

这些道理,并不是说了一次,娃娃以后就不会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

她听过这么一次道理,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然后回头碰钉子了,再听到类似的道理,多经历几遍,才有可能把道理内化成自己的处事逻辑,这就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现在也是想通这些,不会觉得只要把道理给娃一讲娃就懂了能执行了,可太天真,我自己也在不断修炼、践行这些道理呢。

热门评论

55Cancrie325
55Cancrie325

想起一些人,发现有些特性是共存的,自私自利的人,往往都是无边界质疑他人的

雨夜A阳光
雨夜A阳光

[赞]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