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同行在宜宾我们的宜宾 【宜宾各地多形式开展宪法宣传工作】
翠屏区
为进一步推动普法宣传活动走深走实,创新普法方式,近年来,翠屏区司法局探索出生动有趣的“法治大餐”普法活动形式,用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法治宣传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普法的“烟火气”燃得更红更旺。
活动中,翠屏区司法局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多个(单位)部门在人员流动大的地方,通过设立“便民咨询点”、悬挂横幅、赠送宪法宣传用品、趣味问答及提供现场法律咨询等方式,向普通民众普及宪法以及相关法律知识,实现宪法宣传多领域“开花”,多层面“结果”,把一道道“法治大餐”送到群众身边。据统计,近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和物品60000余份,制作宣传标语500余条。
南溪区
近年来,南溪区积极主动发挥法治宣传职能作用,结合工作实际,与中心任务相结合,并突出本地方和各行业特点,创新宣传思路和方法,深入到基层群众之中去,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鲜明的宪法宣传活动,形成宪法学习宣传的合力。
活动期间,该区利用“赶集日”组织各镇(街道)社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悬挂主题标语、张贴宣传海报、发放法律资料、赠送法治礼品等方式,传播宪法声音,弘扬宪法精神。据统计,近两年,共发放资料2万余份,赠送法治小礼品8000余份,解答咨询1000人次。
高县
近年来,高县司法局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该局利用“中国普法”“四川普法”“宜宾普法”等微信公众号平台积极主动参与宪法主题知识竞赛活动;同时,号召全县各单位(部门)利用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官方媒体号发布宪法法律知识、宪法宣传视频和宪法宣传海报,及时推介本单位开展宪法宣传相关活动的信息。
此外,高县司法局还依托“送法下乡”活动,将“法治图书”送到全县218个村(社区)。
筠连县
近年来,筠连县司法局以提升宪法宣传质效为目标,推进“宪法七进”深入开展,在全县掀起学法热潮,让宪法深入人心。
该局通过开展线上宪法法律知识竞赛答题活动、利用大美筠连客户端、法治筠连微信公众号、各单位网站等渠道播出宪法公益广告,开展线上晨读活动等宪法主题宣传活动,参与群众达6万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宪法宣传实效。
同时,组织30余家部门,在新华大道、筠山都市广场、百兴客运站3个点位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群众进行法治宣传。发放宣传手册、挂历等宣传资料20000余份、宣传布袋2000余个、法治围裙1500余条、法治笔袋2000余个、法治袖套1000余副,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余人次。
此外,该局还通过组织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单位)开展线下普法活动,通过入户普法、集中宣传、“手语普法”等形式向群众全方位、多元化进行宪法宣传教育。据统计,近年来,筠连县开展各类宪法宣传活动90余场次,发送宪法知识10余期,发放宪法宣传资料20000余份,60000余人参与活动。
长宁县
近年来,长宁县司法局紧紧围绕“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一主题,组织“法治副校长”深入到各地中小学校开展法治培训、法治讲座、宪法晨读、宪法宣誓等与青少年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线下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中,“法治副校长”讲授宪法法律知识,增强学生们的宪法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通过设置法治宣传展牌展示、发放法治宣传资料、进行宪法法律知识现场有奖竞答、书写法治楹联、开展法治演出等法治宣传活动,吸引了青少年的广泛参与。
法治宣传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宪法法律意识,切实提升了依法治校的工作实效。据悉,全市共计法治副校长1075名,中小学配备率为100%;组织法治副校长(副园长)开展活动1287场次,参与师生79.2万余人次。
屏山县
屏山县司法局“普法·护航”先锋队采用以案释法等方式,送法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足不出户”学法。
其中,彝区“马背宣传队”开展“双语”走山区普法活动,马队所到之处,家家户户学法,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充分利用“农村支客师”队伍,进村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法律咨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赠送法律书籍、书写法治楹联、上门发放宣传资料,以及利用农村法治宣传栏、村民法治学校、农家法治书屋、农村法治广播“村村通”“小喇叭”等平台,宣传宪法等法律知识。(宜宾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