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召开国家级非遗“峨口挠阁”...
发布时间 :2023-12-04 09:56:12
代县召开国家级非遗“峨口挠阁”保护传承学术交流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加强国家级非遗项目“峨口挠阁”的保护传承工作,增强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共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弘扬,积极组织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峨口挠阁表演爱好者开展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峨口挠阁传承保护发展。
2023年11月11日,代县文化和旅游局召开了国家级非遗“峨口挠阁”保护传承学术交流会,代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继华出席本次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代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籍亮生主持。
李继华强调,代县的非遗技艺十分精彩,峨口挠阁作为代县非遗的顶流,首当其冲,需要我们宣传和推广;非遗技艺的传承目前来说压力较大,缺乏年轻人,需要我们吸引一些有情怀的年轻人加入,我们也有能力、有信心希望把峨口挠阁传承下去。我们的非遗技艺发展潜力巨大,需要挖掘和创新,在将来文旅产业要支撑代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非遗在文旅产业中肯定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峨口挠阁研究专家李俊林表示,代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需要打造有文化根脉、有历史底蕴、有时代文化范儿和气派的公共艺术品,而峨口挠阁正是这件“艺术品”。峨口挠阁有资格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共艺术品,有能力延续历史根脉,有艺术表现力展现雁门地域文化特色,它的艺术造型和艺术魅力更能完好的体现公共艺术品的工艺特性和文化福利特性。峨口挠阁携自身向上、向好、向善民间信仰的文化基因表达方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以独特的艺术风采和造型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民间艺术门科,挺立于繁花似锦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花圃之中。
峨口挠阁研究专家郭林凤表示,挠阁,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它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欢,是因为人们从戏剧脸儿的可感形象中看到了自己本相之外的颜值,看到与自己创造性的美貌,超凡脱俗。所以,化戏装、穿戏衣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美的欣赏,与审美的价值观。“千年非遗,绽放空中”。峨口挠阁是一张如凤凰般美丽的“名片”,我们要把这张“名片”传承好,推广好,引进更多热爱挠阁的年轻人。
峨口挠阁研究专家原雪瑞在会议上表示,一部雁门关就是半部华夏史,一出挠阁就是半部代州史。峨口挠阁是山西省代县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民俗艺术形式。它不仅是当地人民表达文化认同和传承历史的重要方式,也是展示当地人文风情和生活方式的重要窗口,他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学习,把我们的峨口挠阁发扬光大。
峨口挠阁研究专家罗秀芳老师在会议上和大家共同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解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她表示,有了《非遗法》我们就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珍惜传统非遗文化,为我们的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永久的传承下去。
籍亮生作了总结讲话,峨口挠阁不仅需要挖掘保护,还需要发展创新,大家要通过对峨口挠阁的了解,了解代县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还要了解代县的物质文化遗产,最后形成自己的表述语言,爱家乡,讲家乡,建家乡,做好家乡代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