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网红月入百万,失业父亲却因二...
发布时间 :2023-12-05 00:35:09
抄袭网红月入百万,失业父亲却因二十元蛋糕泪崩:一场令人心酸的人生交汇
近日,有博主发文称,千万粉丝网红“痞幼”盗用自己在冰岛拍摄的作品。11月27日晚,“痞幼”发布正式道歉声明,称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有很多错误。风波过后,该网红被爆出三个月广告收入约1620万,巨额数字瞬时点燃舆论,冲上热搜第一。
“打工人见不得这些”“三个月赚了我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一时间,震惊与不平充满了整个评论区。网红与普通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犹如天堑,强烈的落差感引发大众对网红经济的批判,感慨“读书无用”、人生际遇的同时,一则新闻再度使网友的情绪达到了顶峰。
“失业父亲因二十元的生日蛋糕泪崩”,这本是一则充满家庭温情,令人心生暖意的新闻。四川广元,刘女士在父亲51岁生日时,为他送上了二十元的生日蛋糕。尽管他们的家庭屡受打击,父亲也面临着失业的困境,但他们依旧相信,“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一切都会好起来”。
巧合的是,这条新闻位居热搜第二,而第一,赫然是“痞幼3个月广告收入约为1620万”。不过十余字,却字字诛心。“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在这个普通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天文数字之下,那二十元的小蛋糕、失业父亲在困境中得到的一星烛火,显得那样苍白、单薄、无所适从。
有人拼命打工,月薪不过三千,有人抄袭擦边,三个月却能赚到千万。诚然,网红经济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他们之中有帮助贫困山区带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人,也存在真心实意输出内容、将自己的所长发挥到极致的创作者,而能够做到月收入百万的头部网红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但树大招风,顶级网红在享受流量的同时,所承担的风险与之俱增,“塌房”后带来的社会关注度与影响力也不可小觑。“幸存者偏差”导致大众对网红群体的偏见加深,其作为冒险、创新者作出的贡献在天价报酬前显得格外虚浮。
此外,部分网红本身并没有与其影响力相匹配的知识与修养,他们乘着网络流行的东风一炮而红,从普通人一跃成为瞩目的明星、行业的典范,享受着“泼天的富贵”,却并没有积极充盈自己的内容输出,用更好的作品回馈粉丝,而是被汹涌的流量冲昏头脑,失去了他们的从业标准和道德操守。李佳琦、于文亮,现象级网红接连“塌房”,功名利禄遮蔽了他们的双眼,使之忘记其脚下并非康庄大道,而是随时都有可能消失的、由万千普通人托举而成的“独木桥”。事件中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痞幼在从事自媒体行业多年,甚至有了团队的情况下依旧选择盗用他人视频,这不仅仅表明其法律意识淡薄、道德修养败坏,还体现出对原作者和粉丝们极大的不尊重。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成为千万人的“偶像”?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让勤恳工作的普通劳动者心寒?
打工人专属货币“花西币”,“一爽等于208万”,只要是合法合规的收入,即使挣到和马斯克一样多,也是合理的。法治市场经济,应该奖励努力、冒险、创新者。但问题的关键是,“明星”“网红”有没有利用平台灰色地带、市场监管漏洞、法律缺陷、执法部门盲区、人类劣根性等因素才获得了超额利润?尽管公众、舆论持续发出警报,但当前的政策在严厉的外壳下,对最该监管的地带依旧存在着滞后与失控。同时,平台也有店大压客、利益勾结之嫌,这不仅是在刺激“脏流量”“毒流量”迅猛成长,也在默认电商灰色、黑色地带突变,若不及时加以调整、管控和惩处,必然会导致恶劣的影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出荒诞的闹剧落幕,网红们哭着致歉后“起死回生”,普通人依旧为生活奔波,在碎片的人生中寻找新的“奶头乐”。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