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婚生孩子張愛玲不生也是善良我完全尊重每一個人結婚、生孩子的選擇,更佩服這些人為子女所作出的付出及自我犧牲!
但每次見到父母逼兒女結婚生孩子,現實生活也好、電視電影情節也好,我都會心驚膽顫,很不認同但好像沒有任何話能讓這種父母閉嘴。
年紀大了、做人父母了不等於有智慧。
這些「逼人結婚生子的父母」自己可能也正在經歷「勞碌、恐慌、貧困」。但他們就會認為他們兒女生出的後代就一定不需要經歷這些,堅信「生了,明天會更好」。他們就是有膽做出以下荒謬的推理:
1. 子女結婚了,不懂事的兒女就能馬上變得成熟、有責任心,今天他們不滿意的子女所擁有的問題就能一夜之間消除。 (他們應該讀讀心理學及哲學的書。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有很多,但這些方法當中絕對不包括「生兒育女」。)
2. 子女結婚了,就一定能生出健康且能幹的後代。(他們要讀讀生物,輸在起跑線的艱辛不是人人都受得起。)
3. 養兒防老這計劃一定不會失敗。 (這些「逼人結婚生子的父母」對自己的運氣真是太有自信了。天天世界上都會有白頭人送黑頭人的故事發生。兒女不孝順的故事也很多。兒女自身難保更已成為社會問題:啃老族。)
做父母是非常艱鉅的工程!自己想生、選擇生孩子,那是痛著並快樂著。被逼生孩子的人,如若尚未準備好做父母,那種苦真會令他們抑鬱!
回到張愛玲的講法:如果孩子的出生是為了繼承自己的勞碌、恐慌、貧困,那麼不生也是一種善良。 這個出身名門的作家到底是受了多少的苦才寫出如此的句子?她應該讀不少書,難道寫這句子時的她還在經歷內心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