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设计共欣赏

发布时间 :2023-12-05 14:55:47
Home设计

承孝相&履露斋

“韩国建筑第一人”,工作室名字来源于《礼记》,意思是“踏着露珠而来的房子”。他52年生人,算起来七十余,精神矍铄,亲切可人。公司30人,1-3楼办公,4.5楼居住,建筑师貌似都很喜欢这种工作生活的无界模式。他说现在中国年轻建筑师的成长让他惊讶,所以好像不需要他了,也很久没接到中国的项目了……他说功能重要,把功能做好,形式自然就有了……他的建筑哲学是“贫者之美”,承孝相曾经用透视图和鸟瞰图的区别来阐释其内涵:

“透视图中表现的是建筑物的形态以及蔚蓝的背景。周围的情况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有也只是为了突出所要表达的对象,轻描淡写地带过一笔而已。建筑物越高、越有威严、越是嘲笑性的,其透视图画得越漂亮。

相反,“鸟瞰图”中要绘制大地上的建筑物位置,剩余的部分要表现道路和建筑物的用途,也不能少了与周边土地之间的关系,还要画出与道路接壤的部分,以及其中发生的生活方式。视角越高,建筑物的形状画得越简单,但是与周边的关系则可以表现得更广。”

如果说透视图的方式更加近现代,更加专制,更加独断专行,那么鸟瞰图的方式则更为民主和妥协。透视图是口号性、煽动性的;鸟瞰图是说明性、演绎性的。透视图展现的是华丽、炫目的作为客体的建筑,其建筑中的生活是被隐藏起来的。但是,鸟瞰图必须要添加生活的气息才能填满画面,其生活的百态才能增添其美丽。

当社会处于不稳定的剧变期,或独裁者君临的时代,为了注入极端的感情,就更加需要梦幻般的透视图。按照那样的透视图打造的建筑,会隐匿事实情况,歪曲其中的生活真相,最终以残缺的形态麻痹社会。那就像毒品或酒精中毒一样是不道德的。

他经常提及的贫者之美,是对这个时代必然要具备的品德的声明。他的贫者之美不是贫寒者无可奈何选择的退行性美学,而是心甘成为贫者的人追求的实践性美学。

他建筑呈现的是缄默,过滤各种多余和无用的油光,只留下本质的骨架,所以容易被误解为极简主义者,但是与期待单纯和纯粹反而能带来更大的多样性和丰富感的极简主义者相比,他所追求的根本目的是不同的,即不是纯粹和单纯带来的美学,而是尝试探索本质的实践性伦理学。

这种精神是与人性正在衰萎的世纪末的症候毅然决然对抗的坚强的意志,是对自然的敬意、对悟道的渴求,是高傲的眼光。宁愿选择清贫生活的时代儒生,非要把自己驱逐出现有的世界,在寻求救赎之路的贾科梅蒂等现代艺术家身上都可以窥见这种精神。

在这个意义上,承孝相是根基主义者,是永远追求自我世界的求道者。

设计师李楠设计家居设计好设计共欣赏发现设计家居艺术范设计美学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