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我们的法兰西岁月》...

发布时间 :2023-12-05 21:40:10
最近看了《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和《恰同学少年》 ,再加上之前看的《觉醒年代》,这个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将之称其为继 春秋战国、三国之后第三个思想解放时期,思想上百家争鸣,经济上百花齐放,政治上政权拥泵;乱世出豪杰是也。这三个电视剧都是群像戏,所有人物都刻画的很饱满,有血有肉,对于这段历史不够了解的,通过他们可以进一步感受到时代的洪流中青年人的蓬勃向上,热血救国。

从观看顺序来说,可以先看觉醒年代,再看恰同学少年,最后看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看觉醒可以了解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这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如何从自己的思想觉醒,发动新文化运动且如何找到社会主义及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的信念并贯彻落实的,从选角来看非常贴合,尤其是大钊先生和鲁迅先生,文人的魅力以及文人的铮铮铁骨,当然还有很多铁汉柔情,陈李等人可以看作是康梁以后思想沿袭的代表人物,整部剧的时间大概会延续到1921年前后。

恰同学少年,讲的是教员年轻时和同学们在师范学院度过的五年,以及如何选择成为一个职业革命家的过程;从电视剧来说,这个剧时间久远,画质相对较差 ,不过每个演员的演技都很好,画质不是问题。1913年前后第一师范学院新建,不收学费杂费就可以免费学习,吸引了一批青年人前来考学,这就包括了曾经想要去北大读书的毛和萧家兄弟两,三人因为学费问题都选择了一师,进入一师之后,教员遇到了生命中的良师杨昌济先生(又名板仓先生,他曾去日本留学) ,教员以入学第一名进入了一师,杨先生因为他的文章而选择留任一师(在此之前,杨先生本是来推辞该工作的),杨先生曾在开学第一课上问了大家的梦想,所有人都说了唯独教员没有回复,此刻的他依然很迷茫,没有轻易给出一个答案,杨先生说希望他在一师的五年求学生涯后,可以告诉他的梦想是什么?杨先生说自己的毕生梦想都是教出一个学生,一个可以有大智慧和大能量的人,从入学考试的文章开始他就认准了毛,此后亦然,包括他经常和女儿开慧说过他的这个学生之才干,开慧见到他之后完完全全变成了小迷妹(注意这个是影视剧的描写) ,师生线写的非常动人,当然也引出了他未来的妻子杨开慧。其次是与萧子升、蔡和森、向警予、陶斯咏等人同学情谊,教员以二十八画生在长沙城各学校之间悬贴交友为始,开办哲学社团,一起在湘江之畔颂词 ,在军阀残余侵入长沙城之际自组织学生兵阻挡 ,200多人没有真枪,带着木头抢去抗击3000人,他和萧子升、蔡和森三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再加上警察局及时开枪救援,终于拿下了 这些人,尽管与他后来指挥过的无数战争比起来,微不足道,但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可以说是一次战略思想付诸实践且成功的最好证据,给年轻的他奠定了信心。毕业之后的毛当了一年的小学老师之后,辞职选择成为一位职业革命家。这里有反派,有坏人,但更多展现的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思想的追求,对社会变革的请求,他和萧可以单独出去考察,意识到地主对农民的压迫,在袁世凯当局时校长被迫出走,混乱不堪的时代,意识到了局势的不稳。还有多种多样的他,比如他读书广而不专,时常因为买书看书而没有钱买鞋,导致鞋破破烂烂,杨老师看不下去了,给他买了双鞋,比如后期为了给工人办夜校招生 ,他和同学们用刘海砍樵这个典故来演戏给大家看,让工人简单的了解到识字的便利性,比如他曾在老师那里看到老师不论冬春早期冷浴大声朗读,他也学习之锻炼身体,还写出了一篇《体育研究》发表在新青年的杂志上,这都是年轻时的他,在他们身上无穷的活力和毅力足以清楚的传递出为何是他,凭什么是他?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讲的是有志青年们为了探索救国道路去法国留学,生活,发起运动等的一段岁月,时间节点可以镶嵌到觉醒年代中,新文化运动前后,在我看来觉醒年代讲的是中年一辈们(思想成熟)的思想文化抗争,那么这个就是在讲青年一辈们如何找到自己的信仰并为之斗争的过程,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邓小平、聂荣臻等都有描写,在这里可以看出周总理为什么主要负责外交斡旋,他在法国时候就是记者,将法国发生的时候如实记录发表。周总理也是共产党法国小组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赵世炎和蔡和森是这里面绝对的主角,他们富有领导力,更难得的是他们更有活力,也是青年之希望。法国留学青年有1000多人,分为勤工派和俭学派,简言之就是打工的和不打工的分为了两派,经常发表文章进行两派主题的辩论,赵世炎和聂荣臻等是勤工派的主要人物,蔡和森向警予等是俭学派,两个人也是夫妻,前期由两派之争陆续因为斗争矛盾的转移,从他们没钱到没学上了,再看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他们逐渐成为一股力量,很有意思吧,在国家矛盾面前,青年人也是分的清楚孰是孰非,也可以放下各地的偏见,只因为有共同的目标,当然也少不了共产党法国小组的推波助澜,邓小平,在这里还叫邓希贤呢。他是本剧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人物,留学前被人骗,非但没有得到驻法大使秘书的帮助,差点被忽悠了不能上船来法国,他年纪最小,他是真的来留学,他不懂什么主义,在学校上了3个月的学,一直 没有交学费他们就被辞退了,迫不得已露宿街头,最后去了巴黎,在赵世炎大哥的帮助之下进入工厂做工,遇到骗他钱的帮凶,想打不能打,是他们的领班,时不时还要被给小鞋穿,可后面他能不计前嫌的帮助这个领班的妈妈,以他为代表,一个 成长中的青年,干过脏活累活,依旧想上学,他机灵有小智慧,前期的他不懂主义,恩来大哥会给他看共产党宣言,国内的文章杂志,看到停不下来,哪怕还未坚定信念,和宗旭之为一派的人踢球时,他也会因为大家的信仰和氛围选择了共产主义的阵营,去里昂大学示威游行,是有心人为之,要把赵蔡这些活跃分子驱逐出境,所以导了这场戏,邓希贤同学觉得不对劲,恩来大哥让他跟随及时汇报,最后他们被抓了后,那些反派的阴谋逐渐显现,如何换人出来实现利益最大化,他的鬼马展现了,也成功的送走了赵世炎,而蔡和森陈毅向警予等100多人被驱逐回国,后面邓希贤被推荐入党,后面他成为了共产党法国小组的领导人,组织多次运动,即使有人要暗杀他,也能凭借他矫健的身形顺利逃脱,他从一个热爱学习的小孩蜕变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的成长线很动人。当然这里还有很多人,他们信仰无政府主义,信仰共产主义,没有信仰·······但是不妨碍他们的满腔热情,年轻的好处在于无限的可能并为之而奋斗,当然这个里面刻画的陈独秀和陈延年很讨厌,我更愿意认可的是觉醒年代中刻画的他们,这里的他们可以理解为另一面的缺点。总体来说,法兰西岁月见证了新中国很多领导的青年时光,也见证了那个混乱的年代青年如何斗争并坚定自己信仰为之奋斗的过程。

嗜书如命,信仰坚定,不怕流血,是现在这个时代稀缺的,看长安三万里治好了我的年龄焦虑,即使现在的年纪一无是处也可以从当下开始,看了这三部剧,让我明白,作为青年,我们应该保持着青年人的活力与追求,应该保持自己的理想,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哪怕无所成,也应该为理想而奋斗,如是而已。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