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值不能再定义肥胖了

发布时间 :2023-12-06 10:52:51
棠棠分享 [看书][看书]
BMI值不能再定义肥胖了与其挨饿不如做个健康快乐的胖子 美国医学会于2023年6月14日更新了一项新政策,不再把身体质量指数当作测量一个人肥胖程度的唯一指标。

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医生们判断病人肥胖程度的最常用的一项指标。在此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WHO)于上世纪90年代正式将BMI列为官方指定的肥胖衡量标准,进一步增加了BMI的权威性。过去,根据WHO认可的国际标准,BMI值在18.5〜25之间的算正常,25〜30之间的算超重,30〜35就属于一级肥胖了。按照这个标准,超过40%的美国人属于肥胖的范畴,医生通常会建议这样的人立即开始减肥。

从统计学的角度讲,BMI确实能够反映出一个群体的平均脂肪含量。但是,医生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如果个体间的差异太大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BMI无法反映出一个人的脂肪分布情况,这一点甚至比脂肪含量更加重要。比如,有大量研究证明,储存在脏器附近的脂肪所造成的健康危害要远高于分布在四肢的脂肪,可惜医生们光靠BMI是无法知道病人的脂肪究竟是怎样分布的。

于是,仅凭BMI既不能准确判断一个人的脂肪含量,也无法得知脂肪所处的位置,其结果就是医生们无法通过BMI数据来准确地估算病人患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的风险,因此也就难以给出可靠的建议。比如,根据丹麦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持续了37年的研究,BMI在25〜35这一区间(包括超重和一级肥胖)的成年人的整体死亡率并不比体重正常(BMI在18.5〜25)的人高。

事实上,大部分成年人的脂肪含量是受荷尔蒙控制的,很难改变。与其要求大家忍饥挨饿地减肥,不如建议那些体重略微超标的人积极锻炼身体,加强心肺功能,争取成为一名各项代谢指标均属正常的快乐的胖子。(主笔|袁越)健康你好水安路30号西安海棠职业学院via 三联生活周刊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