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葉鹿角蕨

发布时间 :2023-12-07 09:41:09
對於生態的探訪
一直以來秉持著「親眼所見」的方式
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驗
你看到的跟感受到的
我不見得能有同樣的體驗
所以自己看到才是最真實!

2020 /03重新回到鹿角蕨的世界之前
真正看過原生態的鹿角蕨
應該有四種
馬來西亞的𝑃𝑙𝑎𝑡𝑦𝑐𝑒𝑟𝑖𝑢𝑚 𝑟𝑖𝑑𝑙𝑒𝑦𝑖(亞洲猴腦鹿角蕨)
泰國北部的 𝑃𝑙𝑎𝑡𝑦𝑐𝑒𝑟𝑖𝑢𝑚 𝑤𝑎𝑙𝑙𝑖𝑐ℎ𝑖𝑖(蝴蝶鹿角蕨)
馬達加斯加的𝑃𝑙𝑎𝑡𝑦𝑐𝑒𝑟𝑖𝑢𝑚 𝑚𝑎𝑑𝑎𝑔𝑎𝑠𝑐𝑎𝑟𝑖𝑒𝑛𝑠𝑒(非洲猴腦鹿角蕨)
𝑃𝑙𝑎𝑡𝑦𝑐𝑒𝑟𝑖𝑢𝑚 𝑞𝑢𝑎𝑑𝑟𝑖𝑑𝑖𝑐ℎ𝑜𝑡𝑜𝑚𝑢𝑚(四叉鹿角蕨)
在其原生的環境中發現
最重要的意義是能清楚了解
他所需要的環境與生存狀態
這其中的資訊包含
日照、日夜溫度、介質、環境濕度
了解後更能有效地掌控與栽培

關於澳洲原生的𝑃𝑙𝑎𝑡𝑦𝑐𝑒𝑟𝑖𝑢𝑚 𝑣𝑒𝑖𝑡𝑐ℎ𝑖𝑖(立葉鹿角蕨)
坊間的中文俗稱多半是銀鹿或澳銀
再來就是冠上產地名,如𝑃𝑙𝑎𝑡𝑦𝑐𝑒𝑟𝑖𝑢𝑚 𝑣𝑒𝑖𝑡𝑐ℎ𝑖𝑖 (Auburn River)奧本河
或個體名𝑃𝑙𝑎𝑡𝑦𝑐𝑒𝑟𝑖𝑢𝑚 𝑣𝑒𝑖𝑡𝑐ℎ𝑖𝑖 high finger 高手指

附帶一提,學名一定是拉丁文,並且是斜體,屬第一個字為大寫,種名第一個字為小寫,沒有中文學名這件事,中文一定是中文名稱或約定成俗的說法。

在這裡中文名稱
我會導正回「立葉鹿角蕨」
早期坊間流通的立葉鹿角蕨(銀鹿)
其特色是有冠
但不像現在流通的立葉鹿角蕨(澳銀)
細長、高且分岔多

另外
我們認為所謂的𝑃𝑙𝑎𝑡𝑦𝑐𝑒𝑟𝑖𝑢𝑚 𝑣𝑒𝑖𝑡𝑐ℎ𝑖𝑖 Green並不是𝑣𝑒𝑖𝑡𝑐ℎ𝑖𝑖,可能是二叉或二叉的交種

眾人對於這類如何栽培出高冠也眾說紛紜
要強光、要全日照、要低溫⋯
想栽培出細長高冠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

但真實狀態如何
我想只有到原產地看一次才知道
於是有了這趟澳洲
昆士蘭的奧本河國家公園行程

我們花了不少時間來到奧本河國家公園
從空拍圖可以發現
這裡是還不錯的森林
河的兩側都是高聳的岩石
透過整天的觀察發現
這裡樹幹上的附生植物不多
並未在樹幹上發現
任何立葉鹿角蕨的植株或小苗
於是開始前往步道下切河流
沿著河岸的兩側
在高大的岩壁上搜尋
也出動空拍機(在這裡犧牲一架空拍機)

還好皇天不負苦心人
整天下來
總算發現一個生育地
整個環境不過50公尺立方
與我們所腦補幻想的環境完全不同
只有東起的陽光能照到
頂光時有樹木的遮蔭
中午過後太陽就不會曬到

介質是沙土、細小石礫、落葉腐植
早上的高溫可能來到35、36度
照度可以超過110,000流明
但中午過後可能會起霧或下雨
(我們當天還遭遇到瞬間暴雨與冰雹)
晚上大概來到22度甚或更低
(12月剛好是澳洲的夏天)

他們都生活得很好
在接近垂直的峭壁上
也完全符合坊間流通的產地
Auburn River奧本河型態
細長、高尖、分岔
本次任務完成

(不用問我點位,我不會說)
#立葉鹿角蕨 #黄仕杰澳洲 植物日记簿鹿角蕨的栽培
本次澳洲行
總共看到四種原生鹿角蕨
一種變種
完整的行程會寫在個人粉專
热血阿杰
同場加映
識野生態 林翰羽
更多不同觀察資訊
植物日記簿

热门评论

象牙红
象牙红

喜欢植物自然生长的状态

青雪道
青雪道

漂亮

吃狗狗鱼
吃狗狗鱼

Pigeonqq-25 好棒

卤卤蛋蛋卤蛋
卤卤蛋蛋卤蛋

好棒!希望它们长好好

LiviaS_
LiviaS_

wow 好棒哦生活在属于它们自己的地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