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蔚来很高调,一是拿到生产资质...
发布时间 :2023-12-07 15:23:44
最近蔚来很高调,一是拿到生产资质,二是三季度财务报表好看。大家都很看好,我说一点不同的。
第一,李斌一直是代工模式的坚定支持者。这是因为新势力把重心放在设计、研发和软件上是成本负担最小的。但是后来我们都知道,这条路走不通。小鹏理想早都拿到资质了,蔚来坚持了那么久是最后一个才拿到的。可以说其实是判断失误了。
第二,这意味着蔚来也会和其他车企一样走向重资产生产模式。今天蔚来轻资产运营大把现金的财务报表,将不会再出现。因为工厂生产是非常占用和耗费资本金的,非常考验资金和成本管理能力。蔚来能否hold住制造业是个关键。
第三,江淮和蔚来的合作是明年才到期。如今迅速处置生产工厂给蔚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江淮急于与华为合作。11月初江淮才挂牌转让工厂,12月1号就高调宣布与华为的合作,移情别恋,抛弃旧爱,转头就和新欢结婚的行为,值得仔细品味。
karyi方嘉71
他不是坚定的代工模式支持者,他这几年一直以各种理由找政府要独立生产资质或者请求政府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审批相关独立资质,包括安徽滁州的猎豹汽车生产资质,拿到手后就能有产能指标
格竹熊
回复 子乚光军:所以小米搞到现在是开始预售了么?
格竹熊
回复 子乚光军:这个文件之前是鼓励代工,资质不值钱。这个文件出来后,资质成了稀缺资源了。这个道理超出了你的理解能力了么?
karyi方嘉71
还有博主,你当江淮11月初挂牌转让,真的是11月初哈,至少我了解的是从5月份就谈的差不多了,都处于在省发改委和省国资委处理阶段末梢了,而且已经提报国家发改和工信了,这个转让谈判应该比我知道的时间还要往前挪一挪
格竹熊
废话,没谈好挂什么牌?看清楚了,这段的重点是合作还没有到期,双方就离心离德了。
别梦依稀笑逝川
其实这也是华为不愿意真下场造车的原因,重资产的汽车行业,利润率个位数,相比于华为之前的业务,太低了。但要做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博世”,只做行业高价值高利润的部分,就要保持一定的中立,距离、开放。而蔚来,我看它却是苹果封闭生态爱好者。
东子乐园
代工和自持哪种更好,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在于量。量大过某一个数字,代工成本就会大于自有厂房,举个例子,三十亿厂房自持,按十年折旧,每年3亿,加别的成本不超过5亿,多大产量也就这么多,而如果销量十五万,代工费一年十个亿以上,销量再大,代工成本继续线性增加。简单算术问题。
karyi方嘉71
还有一个佐证就是好像去年吧,武汉招商蔚来,实际用的就是帮助蔚来从国家获取独立生产资质的口号去吸引,这件事外人不知道,只是你们可以去关注下那段时间安徽省和湖北省为了这个分别做了很多,这里面也有些斗争手段,也是安徽为了不让蔚来离开合肥
karyi方嘉71
蔚来一直想要有自己的厂和生产资质,问题国家没给
,他们五月份就谈好了产能购买事宜![[泪]](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lei-4cdf6ee412.png)
karyi方嘉71
本次交易是他购买的所谓生产线其实就是江淮的10万辆产能指标,另外在此拥有独立生产资质基础上单独申请了20万辆产能指标获批,总共目前有30万辆产能指标了,江淮跟华为谈合作也在上半年了,卖出那部分产能后,江淮凭借国有资质新申请了20万辆产能指标跟华为合作
天意-sz
更悲观一些,其实三季度蔚来经营性现金流没好转,依然大额净流出,靠融资增厚的现金储备,看资产负债表,其股东权益/净资产是不到200亿……这样下去是不可持续的 有人也许会说亚马逊京东亏损多少年的事,但是它们的经营性现金流是净流入的,这是本质区别
VEVO_LOVA
轻资产模式要求你有很强的品牌号召力,别人无法撼动品牌地位,在国内新能源车产业链上,蔚来显然没有这样的号召力和地位(吹牛除外)![[哈哈]](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haha-0ec05e6dad.png)
黄荆山骑士
电动兄弟 电动知士大雨
Meica_海德格尔
为啥华为又搞轻资产模式呢
廷亮Danny
三季度财报还好看??
DionRen
为华为整合国资车企,打造中国汽车制造航母让路。
niostar
蔚来早就知道可以免费拿到资质,为啥要花这冤枉钱?
南之薰风
江淮当然要转身了,未来眼看就不行了,每年亏100多亿,能坚持一两年就算不错了。
priestofmoon
号称走“轻资产”路线的蔚来的资产负债表,跟所谓的“重资产”模式的理想相比,更像是一个重资产公司,该反思蔚来之前的“轻资产”路线错在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