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电影发行窗口期机制是否能带动韩国电影院回暖
今年上半年韩国整体观影人数为5839万人,仅占疫情前2017至2019年平均值的57.8%。虽然电影《首尔之春》不俗的票房成绩给韩国今年冬天的电影院注入了活力,但观影人数却未能恢复到往年水平。特别是由于韩国电影窗口期体系的崩溃导致观众线下观影的意愿连年下降,作为占据电影产业销售总额70%-80%的传统影院产业,它的衰退将引发整个电影产业的衰退。
崩溃的窗口期,给电影产业带来消极影响
窗口期指的是电影在院线上映的时间与上线流媒体的间隔期。韩国的电影通常按照院线-IPTV(网络电视)-OTT(网络视频平台)-电视台的顺序进行流通,但在疫情的影响下整个窗口期缩短。
《闲山:龙的出现》《非常宣言》等作品在院线上映后直接流通至网络视频平台,甚至像《狩猎的时间》《胜利号》《毒战2》等电影均跳过影院直接在网络平台上首映。该现象在疫情初期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短暂现象。但在疫情结束后该现象仍旧在发生。
所以韩国业界便有了再次规范窗口期机制,使电影产业正常化的呼声。一位行业人士曾表示过担忧,虽然网络首映是投资发行公司为了回收投资而做出的不可避免的商业行为,但长期来看可能对电影产业产生消极影响。
网络视频平台大多只用支付每月的订阅费用就可以收看平台上的所有影片,比起网络电视上的单次点播和线下剧场观影在费用上更具有性价比。然而网络首映也不能保证制片和发行公司获得到很高的收益。平均下来也只能保证获得相当于制作费的5~10%的收益,这对于投资公司来说是一个安全之举。如果电影院恢复正常,那么按照原先的流通体系走当然是最为理想的,但也很难违背已经变化的市场环境。为了达到损益点,电影公司们需要在影院之外的附加市场里获得收益。
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一部电影能够受到网络视频平台的选择。受窗口期短缩和网络首映的影响,IPTV点播等其他附加市场的收益严重萎缩。电影付费点播销售额从2018的6590亿韩元下降至2021年的5299亿韩元。一个影迷曾说过,如今电影院里也没有可看的电影了更何况网络电视,简直就是汽车旅馆里电影片库的水平。
亟需为电影产业的根基——影院建立保护机制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部长柳仁村在10月就任后的第一次政策发表中表示,要建立未上映电影上映促进专项基金,并敦促行业内自觉遵守窗口期机制,支持影院复苏。在政策发表当天一位业界人士就面带喜色的说道,政府能够以政府母基金所投资的电影项目为对象,实行遵守电影窗口期义务化的政策,这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
关于窗口期政策该如何调整,目前韩国正在以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为中心进行积极讨论。虽然院线、制片、投资·发行和IPTV等各个领域的业界人士关于窗口期政策调整的意见统一,但在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方面各有异见,因此目前仍处在协商的过程中。
法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采用立法的方式将电影窗口期机制法制化的国家。在法国,一部电影自院线公映日起4个月内无法进行其他形式的销售,甚至需要在上映15个月后才能在订阅视频点播平台上销售。
韩国艺术综合大学兼任教授金熙京(音)表示,电影作为决定影像产业地位的重要产业而具有象征意义。拥有百年历史的韩国电影产业正在遭受冲击,但是相关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如果电影产业崩溃,那么优秀人才将会流失,将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导演,难以夺回昔日奥斯卡的荣耀。同时,电影产业的崩溃也会影响到其他韩流文化产业。即便不能违背大环境的变化,但也应该设立底线保护机制,维护电影产业的根基——影院不被瓦解。
“窗口期制度化研讨会”将于12月8日在韩国国会进行。韩国电影院产业协会会长表示,希望投资-制作-发行-放映为一体的电影产业通过遵守窗口期制度来协同发展,期待本讨论会中展开有深度的讨论,让危机中的韩国电影产业向前发展。
网页链接
大河小河两河口
你们换座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