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边框一起拍

发布时间 :2023-12-12 14:10:26
徐道一画作《苹果切片》的故事

“你是业余画家的天花板”,后面的一句话他没有说。
他是著名雕塑家,早年毕业于央美,有资格对我的画甩这一句话。
但他不是我的亲朋好友,所以没有必要对我讲出后面的一句话。那句话也许是:你是专业画家的地板。毕竟,他只是我妹妹同事的女婿。
我十分感激这位雕塑家,说真话。我也自豪,居然还是名家口中的业余顶级哎。
更令我自豪的是,我不专业,或者用专业的标尺衡量,我的艺术水准无级或低级。
什么意思呢,我没有落入万众一窟的窠臼,在那个技术模子里带着镣铐跳舞美术。我在生活里无拘无束地兀自艺术着。
据说,那位雕塑家从杭州辗转上海,一直搞艺术。
他俩都抑郁过,目前在阳光下生活。
为什么提这段情节呢,因为是两年前我妹好玩,擅自把我朋友圈的画作挑了几幅,给过去讨教,时至两年后的今日得到反馈,也就是本文开篇的那句指点之话,妹告诉我的,以及迟迟回话的解释。
我写下这个故事,是在思考一个问题:艺术心理学。
艺术需要创新,创新最好奇异,奇异往往不入流,不流易被排斥与冷落。由此而来,孤独,便是艺术家的常态。
吃得了这份清蒸孤独,就会乌云衣日。否则,阴郁湿身,寒颤似冻。
嫁给艺术家需要两只眼睛都擦亮。一只看得见艺术美丽的太阳,一只更要看到艺术家冰冷的月亮。
月亮披上寒霜,语不惊人死不休,或子夜无语,或胡言乱语,尔又何苦呢。半醒半睡中,必须想清楚,被子里有蛇。
如果我是专业的半个艺术家,或是业余的整个艺术家,呓语半抑郁,我对不起所有的世界。
“灶台上的水果是你的哈,苹果切片。”

图为徐道一画作《苹果切片》。带着边框一起拍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