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看待懂车帝和余承东的撕逼大战
余承东 杨学良Victor 余承东怒骂懂车帝余承东怒怼懂车帝华为 真的没想到,魔幻的汽车圈最后一个大瓜,居然来自我们媒体的同行。
最近,耗资千万的懂车帝年度收官大评测——冬测结果,遭到了多家自主品牌大厂的强烈不满。特别是流量之王余承东亲自下场开撕,让懂车帝原本华丽无比的年度大测多少有些狼狈。
作为汽车媒体的同行,看到汽车媒体行业的头部媒体遭到一拥而上的车企巨头群殴,我实在没有心情再去补上一脚。
而看着这场冬测风波贡献的接二连三的热搜,以及车企和懂车帝双方的接连出招,吃瓜这场沸沸扬扬的“收官大戏”带给我的是一些怀念与思考。
懂车帝在这场冬测中究竟是人之常情的疏漏,还是必有用心的刻意为之,双方现在是各执一词,众说纷纭。
但华为和吉利敢拿出后台的车辆数据,首度逐条地重新解读了懂车帝评测背后的另一个“真相",这种拆盲盒的行为也确实令吃瓜的我们开了眼界。
我还想再度重申一遍,我无意战队。但这次事件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我还是格外怀念那个充满想象力的汽车评测栏目——Top Gear。
就在懂车帝冬测翻车的同一时间,英国BBC在社交平台官宣汽车节目《Top Gear》正式停播。
Top Gear的落幕和懂车帝的翻车,让我感慨万千。
为什么再出一档类似Top Gear这样世界级的汽车评测这么难?
之前,我觉得难点在于资金不够,没办法做出Top Gear那样的大场面。
但懂车帝来了,土豪级别的大手笔碰撞和夏冬两场大横评,确实让我眼前一亮,我几乎认为财大气粗的懂车帝做出来的节目已经无限接近Top Gear了。
但事实证明,要想做出一档有公信力且有趣的汽车评测栏目,没钱肯定不行,但有钱也不一定成。
懂车帝可以拥有Top Gear都没有的群车大横评的场面,懂车帝可以拥有Top Gear都没有的逆天的流量加持。但Top Gear有一些懂车帝依旧没有的东西。
比如有趣的灵魂,比如发自内心的对汽车的热爱。
这种东西虚无缥缈,这种东西没办法用设备衡量,但它却似乎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成就一档用户和车企都喜爱,都追捧的世界级汽车栏目的真正内核。
九年之前,罗永浩大战王自如,说出了“被包养,就不要谈人格独立!”
九年之后,余承东单挑懂车帝,喊出了“科学与严谨才是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
无论这场风波如何收场,我觉得所有的汽车媒体或许都该反思下。到底我们是为了什么,坐在了方向盘的后面?如果未来只有AI机器人评测,大家才能信服,那汽车媒体的价值是什么?
汽车对于我们而言,究竟是什么?一档好的汽车评测栏目到底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