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提升碳定价机制作用非常必要...

发布时间 :2023-12-22 22:04:11
马骏:提升碳定价机制作用非常必要

马骏为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12月16日,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支持,《财经》、财经网、《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论坛主题为“探寻复杂环境下高水平开放之路”。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前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马骏在论坛上表示,过去几年,中国和欧洲共同牵头编制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在去年正式发布。这套目录包括了72项中欧共同认可的有减碳效应的经济活动,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许多绿色活动,如光伏、风能、电动车、电池、储能、低碳交通等。这套标准出来后已经在国内机构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至少有十几家大型机构在境外发行的绿色债券已经用这个目录进行贴标,两百多只中国的存量绿债也用这个目录进行了贴标,促进了中国和全球市场之间绿色资本的流动。

图片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

马骏谈到,有必要提升碳定价机制作用在推动低碳发展中的作用,因为它是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的一种引导资源向绿色低碳活动配置的机制。当然,要设计好、发挥好碳定价机制,还有很多提升意识、能力建设、与国际互动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应该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提升碳市场的流动性,另外要建立中长期碳价的预期,引导中长期资本进入绿色低碳的经济活动。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主持人:首先,有请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做主旨演讲,掌声欢迎!

马骏:大家下午好!刚刚结束的COP28大会达成了几个共识,在能源转型领域包括2030年前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要翻两番,未来能效提升速度翻倍等。同时在绿色金融领域也有许多热烈的讨论。在此我把绿色金融在国际合作方面的几个重要趋势给大家简要做个介绍。

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起点应该在2016年。当年,中国是G20的主席国,当主席国可以设立议题。当时我们希望推动在G20框架下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全球共识,所以在中国倡议下发起了G20绿色金融研究组,后来这个机制又升级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在这个过程中,G20层面已经形成了多个重要的全球共识,第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绿色(可持续)金融的界定标准要逐步提升可比性、兼容性和一致性。目前,全球对绿色金融的界定标准至少有250套,而且互相之间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某些经济活动在一个国家被认为是绿色的,到另外一个国家、另外一个地区可能不被认为是绿色的,这样对跨境的资本流动形成了障碍。界定标准不一致还会导致很多别的问题,比如跨境绿色资本流动要经过多重认证,成本增加;再如由于标准太多,会增加洗绿的风险,因为有些机构或产品可能会找一个最低的标准把自己冠名为绿色。为解决这些问题,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明确提出要推动提升可持续活动界定标准的可比性、兼容性和一致性。
详情链接:网页链接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