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法硕录音课程: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38271151882258
【注】:今晚推送的这篇指导专文,主要针对在职/往届生(应届生可参考)。其中,2017级引入“非全日制新政”后(双证制),会有“更多”学校招“更多”的非全法硕(从第一年2017年招生简章看,很多985和老牌法学院非全法硕规模不小,不少超30人),因为考试和全日制是一模一样的试卷,所以,在职考生又多了一个选择,即不辞去工作读研,且在难度方面会低于全日制-即使不单独划线(包括一志愿,也包括调剂,都会更容易一些)。
讨论非全日制,我是严格区分“真实的非全”(适合读,一志愿就是非全,99.5%是在职的,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在“体制内”工作)和“虚假的非全”(慎重读,一志愿是全日制,后因为分数和复试等原因落选被迫调剂到非全,98%为应届生或已辞职的往届生),前者无需讨论,对后者的讨论,大家疑问多多,请在我微博搜索关键词:非全日制。应届生尤其是非法学的应届生,读非全要慎之又慎 。
加我微信:ypjm920(注明:在职)
各位在职/往届备考的法硕考生:
“辛苦了”,又要工作,又要学习,甚至还要照顾家庭,还有很多别人不曾有的顾虑与压力,如年龄、家庭和记忆力等,真心不易!所以,我特意写了这一封信,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Part 1:在职往届生考研榜样(兼谈备考弱点)
为鼓励之,按惯例,先推榜样,来自永平法硕前辈专栏的8篇文章,都是永平学员,都是“在职备考”:
1、《北京师范大学日语专业在职考上北大法硕》: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247&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当时本科毕业在一家不错的国资背景高科技上市企业工作。
2、《在职2个月340考入西北政法大学法硕-奖学金》: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201&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当时奖学金还不普遍。
3、《首都经贸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职公务员考上兰州大学非全日制法硕》: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334&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跳离近10年的公务员体制,勇敢做律师,当时非全尚未普及)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在职考上清华大学法硕》: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322&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当时在一家世界500强的知名外企工作,但是辅助性质的行政文员岗位。
5、《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在职考上中山大学法硕》: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551&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6、《中专学历起点、市场营销专业在职考上海南大学法硕》: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293&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法硕毕业后进入海南检察院系统工作,从事市场营销8、9年,金牌销售经理)
7、《四川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在职调剂到山东大学法硕》: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503&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山东大学向来有留指标给985调剂的传统;法硕毕业后应该是先考取了苏州参公岗,后来又考到法律岗)
8、《天津商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二战在职考上天津财经大学法硕》: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45474679475799 (当时本科毕业后在天津市知名大国企工作,一战南开失之交臂,二战听取我的建议改考适合的天财法硕)
9、《在职备考四个月:终于拿下了贸大法硕》: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33537288066180,9月份备考,12月14日考试,连4个月都不到。
1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类专业三战调剂到广西大学法硕》: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31712803550751,小凉学长读研之前在待遇不错的市级公安局工作。
以上10例,代表了各种类型的在职考生:有辞职全职准备的、有半路辞职的、有考上后在辞职的;考取院校,985、211、双非老牌法学院、双非财经法学院,均有;本科来源,从985到四非院校,都有;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经语警个专业!
应届生考上法硕的我(同济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对在职备考本没多少发言权,但我10多年来指导在职生很多,详见《永平法硕咨询业务地域分布》: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0040&nowmenuid=500001&previd=501358,在职考生单位单独列出,有公检法系统的,有军警,也有销售主管,技术工程师,有报刊编辑,有期货或银行职员,也有外企或上市公司白领等,10多年来,对于在职人员的辅导我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加上自己也工作十多年了,所以写了这篇指导专文,虽不指望“点石成金”,但希望能抓中要害,助你一臂之力。
前述前辈的例子告诉我们:在职备考,事在人为!
毫无疑问,在职人员备考法硕,难度更大一些,主要体现在(弱点):
时间有限且不连续(应届生大量时间是自己的);压力大,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如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家庭等(学校相对单纯很多);缺乏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则有老师、有图书馆、有教室、有考友);缺乏考研资讯(学校考研党多,互通有无);英语政治等课本很久没碰过了(应届生:英语一直在学,政治又是必修课,非法学专业都还开点法律基础课);后顾之忧多(比如家人孩子,现有职业发展,身份转换等)等。
为解决备考资讯问题,一定要掌握好在我微博搜索关键词这个功能,50000多条微博,99%的常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或解决方法,不会搜索的,问问身边的同事朋友。
相对于在职人员,应届生真的要“身在福中要知福”(学校备考环境有多好,等你毕业工作了你就会知道)!
Part 2:在职与应届生备考法硕有何不同?方法技巧?
说“个性”之前,首先要强调“共性”:永平法硕网站备考专栏和我微博,诸如10大备考建议、5阶段复习法、书籍选择方案、主观题解题技巧、真题使用技巧、各科学习方法等核心指导专文,属共性,同样适用于在职人员备考(或有微调),甚至说,在职人员更要注意这几篇专文的领会与落实: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78858823518570,否则,犯了原则性错误再改正就来不及了,尤其要:紧抓《考试分析》、紧抓《历年真题》、上班要用电脑多看《法律法规》或电子版《考试分析》!最后,九九归一于《考试分析》,Remember?!
在职人员备考,就个性方面,我特别要求做到:
(1)抢时间,争分夺秒:“时间是抢出来的”,在职生尤其如此!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而且最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尤其是周六周日,或者周一~五的晚上几点到几点),没有特殊原因的,雷打不动,坚持到最后。在职人员工作时间尽可能将工作之事完成(不求高质量,但求完成),最大限度地用业余时间来复习备考。
只要你有“抢时间”这根“弦”,那么,上下班搭车时间、午休时间、法定假日时间、晚上时间、睡前半小时、周末时间、偶尔的事假病假友情假,都能利用起来!!
当然,要是跟领导关系好,好多事,就更好说了,你懂的!
(2)买准书,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
在职人员每分每秒都很宝贵,书籍选择更要坚持“在于精不在于多”的原则,不求完美,但求高质,详见书籍选择与使用指导专文: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97300766422455。这里列的书较多,按“在于精不在于多”的原则,下列3本书必不可少:教材(《考试分析》)、《法律法规汇编》、《模拟试题-含历年真题与解析(我的录音和笔记学员均赠送之)》--也就是我常说的“备考三大法宝”。
对应届生,考虑到经济压力,我会建议自行上网下载某些资料,但对在职考生,我会说:别舍不得那点钱,直接去书店买!基于同样的理由,我也会推荐购买我的《永平法硕录音》作为“辅导书”,以提高效率!
(3)用好电子版资料(因特网)
上班时间不方便带纸介质的书,不然老板/领导会废了你!但,电子版用起来不就方便多了吗?!用起来!
首先,尽管有纸介质版本,你还是可以下载常见的法律法规word版在电脑里,随时来看,比如《民法典》《刑法》《宪法》《立法法》《人大组织法》《人大代表法》等,《刑法》注意要把将刑法修正案1-11均含进去了;考试分析按照章节科目自己拍照存档备用(也可以去网上找一个考试分析的word电子版);熟练使用万能的百度搜索,用于查找法律知识解析、法律案例、法律网站、百度百科甚至习题,尤其是解疑等。
同样,对于非法学的,我会推荐听国家级免费共享网络精品课程Icourse:
http://www.icourses.cn/mooc/,类似的慕课平台现在越来越多,以法硕学科为限即可,虽然并非针对法硕考研,却是打法律基础的好资料。也因为不是考研课程,就算上班听,领导和同事也说不了啥--学法律有啥错!
当然,最后晚上回到家,包括周末,回归手中的纸介质法硕教材为准,将白天所学做好标注并温故知新一下!
这个经验,始于2013年,学员们收益颇多!
(4)多一些理解分析
在职人员年龄偏大、记忆力差、好久没有碰课本了,所以,我总建议在职人员要花钱改善营养,多吃些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的食品,如核桃、玉米、花生、鱼类、牛奶等;养成睡觉前关灯后回忆/扫描当天所学内容的习惯--就像看电影一样从脑海里过just like watching film;要经常性的自主总结和画知识体系脉络图,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但同时也要多背诵记忆重点内容--考文科,记忆总是个基本功,何况是学法律。
通过理解来加深记忆,具体在法律学科上,则主要是结合法律案例来理解:我在《永平法硕笔记》中的第11部分,即《永平法律案例》就能派上用场,都是真实的司法案件和社会热点;还要结合那些考试专家杜撰的案例、结合法硕习题中的案例,互联网搜索得来的相关案例-反正上班现在都离不开网络。比如你不好理解“善意取得制度”,不妨直接在百度中输入关键词“善意取得”或“善意取得案例”,看一两个,就很容易记下其构成要件、法律后果,因为,你懂了!类似的诸如表见代理、间接代理、缔约过失、债的保全(代位权与撤销权)、无因管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侵占罪、假释的法律后果、死缓的法律后果、特赦、违法选举的制裁等。
通过理解来加深记忆,针对一些特别难理解的法律理论问题,也可以通过baidu的扩展并去发现一些好网站或资料,比如民法里的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理论、过错推定原则、公示公信原则、登记对抗主义、物权行为、无因行为、负担行为、物权变动理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区别、情势变更原则、连带责任、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法理学里的自然法学派与实证分析学派、法律论证、法律行为与法律关系;刑法里的刑事责任、处断的一罪、实质的一罪、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减刑的限制、共同犯罪的认定、单位共犯的认定以及分则的特定罪名常见罪名,比如故意杀人罪、抢劫罪、职务侵占罪等等。
比兔,百度百科里的罪名解析,四大要件、此罪彼罪区别和相关司法解释,一目了然,正好解决考试分析分则编写的无序和不足!
(5)在职考生在经济实力上比应届生强
所以您可以选择报一个辅导班(考虑到白天上班,最好就报函授班;任何考试,要做到“以我为主”,所以基础班足以),经过法学专家提点,效果比自己只埋头苦学要好,效率也会高一些,更何况非法学是0基础。对于法本法硕,原则上,不再建议报什么辅导班。
不报辅导班,可以购买我主讲的《永平法硕录音》课程(2021年是第11版,适用于2022法硕),购买程序详见: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38271151882258,这也是我从事公益活动和专著出版的主要筹款途径(截至2021年3月,累计为免费午餐等公益项目捐助107次共10508元)。
可以说,相当程度上,我的录音课程可以代替辅导班,自认更通俗易懂和重点突出,且有专题讲座、解题指导、补充单和学员群督促、复试调剂指导等。
但,即使是录音学员,也一定要注意:系统的、完整的习题训练是任何录音资料都代替不了的,在职考生至少也要把近15套历年法硕真题做透了(还要分析研究透,比如:举一反三,命题规律,分值分布,考点集中度等;法本法硕是10套),如果时间充分,每一章节再配一本单元习题书就更好了,比如标准题库、单元自测之类。
若觉得我不可信或我这个人不靠谱,请考虑社会上的法硕辅导班。
(6)可以考虑考前3-4个月彻底辞职
我个人不认为辞职越早越好,除非你的拿分工作你十分厌烦(很多应届生,准备了1、2年,一样纷纷落马),也不是说一定要考前辞职,有人后来甚至又因为各种原因决定不再考法硕或失去提拔的机会,这样就会落得“两头空”,尤其像2008-2009年这样全球经济危机,有工作就不易。我这里只提一个相对折衷靠谱的方案:最后阶段也就是考前3-4个月才辞职,紧迫感强,时间倍感珍惜,争分夺秒动力无穷,潜力挖掘无限--100%沉下心来,效率会高很多。充分利用这3-4个月的最后阶段绝地冲刺,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亮”。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辞职的大有人在,也和你报考院校的相对难度、你之前的复习效果、你的工作的价值等相关联。
这个要求是考虑你的竞争对手,是时间充分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而言的;如果你选择的是“非全日制法硕”,则不必辞职,倒是可以考虑跟“请假”或“休假”专职备考一两个月--搞好领导关系很重要啊!
(7)必须要有一个整体备考计划
工作过的人,对计划的重要性体会更深,你们一样可参考《永平法硕5阶段复习法》: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65067024675190,每个阶段的目标Target-核心工作Core-辅助工作Auxiliary牢记于心,简单说,通读阶段+单元阶段+套题阶段+冲刺阶段!
计划对在职人员意义更大,必须有!不管您能执行到什么程度,绝对不准走一步问一步!
时间少,更要有计划!
没有计划的人,一是会影响复习效果,甚至犯错误,因为计划都是循序渐进,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打基础,如果你少了哪个环节,或者环节顺序搞错了,那就会做很多无用功;二是会因为没有计划而慌乱、紧张、纠结、不知所措,所以,会无形中浪费很多时间-在职备考,每浪费一分钟都是“犯罪”哪!
(8)针对前述在职备考劣势,我觉得还要做到:
处理好夫妻关系或与父母关系,获得支持和谅解;注意劳逸结合,注意放宽心态(不管怎么说,毕竟你还有份工作保底);一旦决定要考了,就坚持下来,不要轻易放弃;抽空大学校园转转,找找读书的感觉,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可以的话,周末去大学图书馆或自习室自习;小长假、国庆长假等,充分利用起来,用来做一些特别难或特别系统的事情!
以上建议若总结成6个字,就是:“抢时间;买对书;走对路”!
永平法硕工作室自2003年运行以来(业余时间打理),我发现咨询我的主要还是应届生(90%,但2017年之后,这个比例下降到了70%左右)。如前所述,我接触的在职考生,不少工作还算可以,有国企职员、医生、老师、报社编辑、人事局官员、银行职员、外事办公务员、销售主管、军队机关干部、军校教师、武警、刑警、辅警、基层民警、市局民警、地方国税局官员、各级法院法官检察官或行政公务员等等。可以说他们为了自己的法律理想,不仅放弃了一些利益,而且要付出更多努力,若是全日制,更要面对将来就业的不确定性,所以:
要向他们致敬-为了法律理想而不断奋斗的前辈们!
Part 3:法律硕士在读方式-全日制or非全日制?
关于“法律硕士在读方式”,我要跟在职的朋友们多说几句。
2016年以前:
建议一:全日制法硕,双证,但要参加1月份(现在是12月份)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具体方式是“委培”或“定向就业”,这种情况是指标较多,但愿意配合的单位少。毕竟,好几年你不干活,还给你发基本工资,做梦去吧!
建议二:极少数院校有极少数“非全日制”法硕指标,双证:入学考试与普通法硕一样,就是上课时间不同,采用周末、晚上或集中上课模式。
建议三:在职法硕(单证),也叫“五部委在职法硕”:参加10月份的单独考试,题目简单,非全日制模式上课,但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这就是2017年被废的“在职法硕”。所以,现在你们搜索百度的时候,一定是搜索“非全日制法硕”,而非被废了的“在职法硕”,否则,会搞混!
2016年之后:
国家推出“非全日制新政”,废除了原来在职人员“镀金学位”的10月份单考的“五部委在职法硕(只有学位证)”,同时就相应地扩大了原有但非常稀少的双证“非全日制法硕”的规模,并加强规范培养力度。
非全的大幅增加提供了新option,也导致了“选择障碍症”,那到底选择全日制or非全日制?我说几点建议(应届生一块儿说了):
第一,如果工作本身就是法律类岗位,优先考虑“非全日制”;如果工作是非法律岗但以后又想借法律硕士转向法律工作的,优先考虑“全日制”,但有机会通过内部渠道以后调到法律岗的(体制内),优先考虑“非全日制”;
第二,如果只是需要一个硕士文凭或法律类文凭,而非重新借助法硕文凭找工作的,优先考虑“非全日制”;另,如果你是铁定就要做律师这种自由职业(特别倚重经验与能力,而非学历文凭), 也建议优先考虑“非全日制” ,考名校!
第三,对于应届生,尤其是非法学的,强烈建议考“全日制”,在调剂的时候,原则上也不考虑非全日制,宁肯二战;至于法本法硕,适当灵活考虑,毕竟你有了4年法学基础,可以一志愿就考非全日制名校或调剂到非全日制,但,一定要,同步去找法律工作,切实在录取院校所在城市。
为什么我这里多处提及“名校”?一是,一志愿非全日制的难度相对较小,过了复试线,一般不为难你,不像全日制那样一志愿经常大比例差额复试;二是,尤其是研究生,如果最后选择了非全日制,其文凭的认可度和竞争力肯定是比较弱的,所以,名校就显得更重要了,能补强一些。
再提醒一下,请认真阅读《我谈双证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新政》: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231&nowmenuid=500048&previd=0。
Part 4:关于在职/往届法硕就业的一点补充说明
这里只讲进入人才市场竞争即双向选择的情况(不脱离工作岗位的,无讨论必要)。
关于往届生法硕就业,《永平法硕就业3因素论》同样适用,只不过:
(1)你们的工作经验和人生历练会在一定程度上补强“本科专业”和“能力素质”这两项,哪怕之前不是法律工作。比如,即使你本科不是学金融的,但是,如果你在银行工作过2、3年,毫无疑问,你对金融领域的很多业务知识甚至法律合规都会了解比较多,不管你在银行的何种岗位,那你也算“大半个金融本科生”了,对相关求职有加分作用!工作过的人,更成熟、老练、冷静,也更懂得人情世故,这对找工作是有帮助的,甚至有自己的人脉资源!
现在有些中央级或省级公务员招考,就要求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
(2)有利有弊,大龄的确会增加就业困难。对此,首先要提示,工作两三年考研读研的,大有人在;31岁之前毕业,不算大龄,尤其以后延迟退休,这更能显示出来!至于超过31岁,的确会遇到一些门槛,但不算明显。法硕四大去向,公务员和司法系统一般不限制年龄;律师更多看重能力和经验,是自由职业;相对而言,企业法务,对年龄敏感一些,尤其是女生。
祝愿各位在职备考的法硕考生心想事成、旗开得胜!
您的付出,终究会有所回报的!
永平法硕李志勇学长撰写并修订于古巴哈瓦那
李志勇学长再次修订于辽宁大连
永平法硕工作室(晚8点)
微信:ypjm920
微博:http://weibo.com/ypjm (私信、评论、转发功能)
邮件(支付宝帐号):13520569164@163.com
永平法硕网站:http://www.ypjm.net【Since 2003,法硕政策-培养机制-流程-报名-分方向+备考书籍-计划-法条-主观题-记忆-前辈经验-复试-调剂-入学+择校地理位置-法学实力-品牌性质-分数线-奖学金-法学排名+在读法律英语-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实践实习-综合素质-学校因素-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公务员-司法官-企业法务-律师-考博-政策趋势,通过这520多篇公开发布的指导专文,希望能让更多人走入法律的殿堂,Lee Xuezhang Only Can Help You To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