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桐梓大有作为

发布时间 :2021-03-18

​​这里是贵州桐梓,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这是我获得的荣誉

中国大娄山方竹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法治先进县、全国旅游城市避暑观测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中国森林康养基地、全省文明城市、贵州(灯谜)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这是我的红色记忆



娄山关战斗遗址

桐梓是贵州的北大门,历来是“川渝南下,黔桂北上”的重要通道,素有“川黔锁钥”之称,县境内的娄山关、石虎关(石壶关)、虹关等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9日至3月5日,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在征途中两进桐梓,先后在桐梓战斗和休整超过24天,足迹遍布今日桐梓19个乡镇和街道社区。红军征战桐梓从北部掩护了遵义会议胜利召开!红军在桐梓拉开了四渡赤水之战序幕!红军在桐梓建立革命政权唤醒了桐梓人民群众!红军在桐梓获得重要物资补给!红军回师桐梓打响了“遵义战役”第一枪!红军在桐梓组建游击队掩护了红军主力顺利转移……在桐梓这片红色土地上,承载着极其丰富、宝贵的红色资源和革命遗产,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多年前红军长征在桐梓的那段苦难和辉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军长征在桐梓的战斗历程于整个长征的征途具有重大意义,对长征的伟大胜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长征精神,桐梓人民将永远铭记于心。

而今,红军留下的足迹,在这里依然可以感受。

人们还这样形容我——“贵州最美北大门”,我的一年四季风景如画。

春天的桐梓,生机盎然、生气勃勃。




夏天的桐梓气候温润,是消暑纳凉的天然氧吧、上佳福地。



秋日里的桐梓,染了一抹夕阳,煊着三分黄昏……


寒冬里的桐梓又是另一番光景!


独一无二的桐梓,虽然没有北上广的霓虹、没有星巴克、没有万达……

但这里有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的20余万亩原生方竹林,被林业专家赞誉为“世界一绝、中国独有”。

这里有“桐梓人” ——“桐梓人”的考古发现,填补了 20 万年前人类进化史的空白。

这里生态环境优越。自然植被好、森林覆盖率达59.96%,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25℃,负氧离子浓度高,地磁辐射弱,被誉为“绿色空调、天然氧吧”,是休闲避暑、旅游养生的理想之地。有享誉黔渝的杉坪花海、神秘幽深的柏箐自然保护区、黄莲原始森林,绚丽多彩的月亮河、黄河沟风光,惊险刺激的古夜郎漂流、水银河漂流,旅游资源星罗棋布。

这里交通优势明显。黔渝铁路、210国道、崇遵高速、渝贵铁路和即将建成的正习高速、G75复线、金仁桐高速等7条交通大动脉纵贯全境,是云贵北上、川渝南下的重要通道。

这里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灰岩、硫铁矿、大理石、高岭土、钾矿等,尤其是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47亿吨,是贵州的十分之一,重庆市的2倍,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大县之一。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