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中俄界江黑龙江已经醒来,65岁的崔广平打开“黑爱渔90070”渔船上的锁链,轻轻一推,小船便如同鱼儿一般欢快地游向浩瀚的黑龙江。
“小心打鱼,别越界啊。”
“知道咯。”
随着江水一圈圈的涟漪荡漾开的,是崔广平爽朗的笑声。
图为崔广平(右)帮助渔民拖回船只。付灿东摄
退休前,崔广平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公安局副局长,现在,他是黑龙江黑河边境管理支队大黑河岛边境派出所长发船管站的船管员兼护边员,他和爱人朱丽军住在距离黑河市区5公里的长发村船管站里,这个临江20多平米的平房,见证着这位有着36年党龄老党员的坚守与初心。
走出来的巡逻路
“崔叔,在屋吗?今天咱们到黑龙江公路大桥巡逻。”34岁的邢凯人还没到,声音先传了进来。
“好嘞,我前天刚去过一趟,没发现异常。”崔广平的回答干净利索。
邢凯是大黑河岛边境派出所负责边境管理的民警,用崔广平的话说:“邢凯可是我的直接领导,他让干啥我就干啥。”
对于这个比自己女儿还小6岁的民警,崔广平一直非常尊重:“邢警官是有执法权的民警,我这个船管员是在他领导下工作,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一点不能含糊。”
“崔叔是老公安了,经验丰富,我是在工作中向他学习。”邢凯说,船管员、护边员这个工作,技术含量不高,考验的就是责任心,还有就是要细心。
说到船管站,这是具有黑龙江边境特色的产物,为了做好边境管理工作,边境管理部门对界江作业渔船实行集中管理、专人看管。有了船管站,就有了船管员,每天早上负责出船登记、晚上归拢渔船上锁,严密看管。
崔广平不只是船管员,还是护边员,为守护边境安全,崔广平主动加强巡逻,用双脚丈量国境线。
图为崔广平通过望远镜观察界江。付灿东摄
2020年2月的一天深夜,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室外零下30℃,崔广平巡逻到南大通岛时,发现了一串可疑脚印,此处属于无人区,平时很少有人从这里经过,何况正是大雪天。
这时,他发现前方有一个人影,便急忙追上前去:“你好,这里是南大通岛边境管控区域,你来这里做什么?”
对方操着浓重的南方口音说道:“我要去俄罗斯打工。”
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崔广平察觉此人精神异常,不能过度刺激。
他一边稳住这个人,一边悄悄地拨通了邢凯的电话。10分钟后,邢凯和同事赶到并依法将该可疑人员带回派出所进行核查,成功阻止了一起企图偷越国边境事件的发生。
图为崔广平在船管站通过视频巡查江面。付灿东摄
2020年7月初,正处于禁渔期,大岛边境派出所得到线索,在黄河口岛内侧有人违规下网捕鱼,邢凯和同事去查看一番后,没有发现线索。正巧崔广平也巡查到此,邢凯便将这一信息反馈给他,让他留意。
当天下午,崔广平就拿着钓竿佯装在黄河口岛钓鱼,从下午四点一直蹲守到凌晨3点,终于看到违规打鱼人员划船下网,他躲到一旁给邢凯打电话报信,15分钟后,违规打鱼人员被现场抓获,被蚊子咬的满脸都是包的崔广平笑了。
“年初至今,崔叔劝返可疑人员15人,车辆5台,有效发挥了边境前沿观察员、信息员、预警员的职能作用。”邢凯说,这几年,崔广平每天步行巡江 7公里,穿坏了 15双鞋,硬是用双脚走出一条巡逻路。
“预言”的破灭
个头不高,黝黑精瘦,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这是渔民小李对崔广平的第一印象。
“这小老头在这里干不长,顶多能干一个冬天。”这是小李见到对崔广平后第一判断,“干这行起早贪黑,这里四处漏风,冬天零下40℃,他那小身板扛不住。”
没多久,一个消息打破了船管站的宁静,长发村都在传,新来的那个“看船的”,以前是公安局副局长。
图为崔广平与渔民交流。付灿东摄
崔广平的身份被“识破”是在2017年7月份,全省边境管理现场会在黑河召开,长发船管站是观摩点之一,时任黑龙江边防总队的边管处处长佟贵新见到崔广平时一脸的惊讶:“崔局长,你怎么在这儿呢?”
原来,佟贵新在呼玛县长虹边境派出所工作过,当年,崔广平是他的领导。
公安局的副局长在村里看船!这件事不胫而走,轰动长发村乃至爱辉区幸福乡,渔民小李再次“预言”:“他在这里干不到1个月就会走人。”
可是,崔广平就是不走,他不光不走,还干得挺开心,与渔民完全打成了一片。
渔民王志伟清楚地记得,2018年深秋的一天,上午10点多,崔广平打来电话:“风雨太大,船进水了,被吹散了,赶紧来。”
王志伟赶紧来到船管站,只见14条船横七竖八的被大风吹散,每条船都积了半船的水,崔广平拿着木桶在船上往外舀水,雨伞早就被风吹翻在一边,羽绒服和棉裤全湿了,他仍然在那儿使劲舀水。
不一会,14名渔民全来了,大家齐心协力,把船里的水舀干净,又将船重新固定,14条渔船无一沉没。
图为崔广平帮助渔民看护渔船。付灿东摄
“崔哥比我们所有渔民岁数都大,是我们的老大哥,无论出船还是返航,他总是帮忙推推船,抬抬网,啥事儿都给我们想到了。”61岁的渔民李传胜说。
到了渔期,界江打鱼都要前一天排好号,有些渔民来早了,就在江边等着出船,这时候,崔广平总是热情地邀请渔民到屋里喝口水,年轻渔民王伟军说:“崔叔家整的老板正(干净)了,我们都一身泥的,都不好意思进去,他都往屋里拽。”
遇到大风、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渔船在江心岛上躲避不敢回港,崔广平就不睡觉,一直在等着,观察江面风浪的情况,及时与渔民进行联系,直到风停浪歇,渔民安全回到船管站,他才会安心睡觉。
“当侦查员时,我每天走访群众,得到线索破案,干船管员也一样,和渔民打成一片,大家才会信赖你。”崔广平说,凭着从警多年积累的群众工作方法,与渔民朋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就冲着崔广平尽心尽力地帮忙看船,长发村的14名渔民打心眼里佩服,很认可他的威信,他们之间也越处越好。
“我现在是实现‘蔬菜自由’了。”崔广平说,开春不久,这帮打鱼的老朋友就给送野韭菜、小葱,等到园子里的菜下来,什么茄子、黄瓜、辣椒、西红柿,早晚都给拿,根本都吃不了,夏天基本上不用买菜。
渔民韩建国说:“就崔哥真心对待我们渔民这事,都不用普法宣传,谁都不能越界打鱼,那不是给老崔添堵吗。”
2017年至今,长发村没有发生一起违边事件。
6月1日,当大家再次说起4年前小李“预言”的那一幕时,小李连呼:“看走眼了,没想到崔哥真能坚持下来。”
退休局长重出“江湖”
说到为什么会去当一个“看船的”?崔广平笑笑说:“或许,这就是我这个老党员的命,一辈子离不开公安工作。”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崔广平和老伴来到独生女儿所在的黑河市帮忙照顾外孙,他想着女儿小时候没照顾好,自己退休了该尽点力了,没过几年,外孙上了初中,就不需要他照顾了。
干了一辈子公安工作,忙碌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突然没有事儿干,崔广平又坐不住了,遛弯、钓鱼、喝酒、打麻将,啥都提不起兴趣,于是老两口出去旅游,出去几次,也觉得没啥意思,眼见着一天天瘦下去,整个人没有精气神,家里人也开始为他着急。
图为崔广平在检查整理边境设施。付灿东摄
一天,女婿马栋在聊天时不经意地提到,大岛边境派出所在物色船管员,崔广平立马眼前一亮,连忙问到:“这个船管员工作要求高吗?”
“这个工作就是早上看着渔民出船,晚上把船收拢看住了,活不累,但是责任心得强,得长期住在那儿。”马栋说。
“那我去呗!”崔广平说,现在闲着太憋屈了,每天干呆着也没啥意思,有个事儿干挺好。
听说崔广平要去当船管员,有些当年同事开玩笑说:“你这当过副局长的人,现在去给人家打工,多没面子。”
对于面子的事儿,崔广平丝毫没有理会,他直接去报了名,很快就被录用了。
当接到录用通知时,笑容又重新回到了崔广平脸上,他笑着问老伴朱丽军:“我要去江边当船管员,你去不?”
见他这么乐意去当船管员,朱丽军就说,你去我也去。
2017年5月份,崔广平带着老伴到长发船管站上任了。
图为崔广平夫妇在船管站工作。付灿东摄
早上放完船,他和老伴在江边看着朝阳升起,不远处的中俄黑龙江大桥如同红袍加身,绚丽多彩,一条条渔船如同树叶般悠悠地飘荡江面,如繁星点点。暮色渐浓,鲜艳的落日倒映在如镜的水中,岁月神偷般把“渔舟唱晚”镌刻在了黑龙江上,这样的日子,宁静而美好。
有时,崔广平觉得,自己就是那抹晚霞,照耀着界江的一个个角落。
一辈子的“正警事儿”
5月28日,崔广平的弟弟崔广斌因为脑梗住进了医院,家里亲戚都在呼玛县,弟妹就把电话打到他的手机上。
这让崔广平犯了难,那几天,黑龙江水在上涨,都快淹到船管站的小房了,如果再涨水,渔船就会进水沉没,他还真走不了。
图为崔广平给返回的渔船上锁固定好。付灿东摄
“我让你嫂子去医院伺候广斌。”崔广平给弟妹打电话。
长发船管站离市区有10多里地,打不到出租车、只能走到长发村船管站辖区坐5路公交车,崔广平急急忙忙把爱人送到公交站点,转身就回到船管站去了。
说起崔广平,妻子朱丽军有一肚子的委屈。
“我们俩的退休金加起来有一万多,本来能很好的安度晚年,没想到来到这黑龙江边守边防来了,一个月几百块钱,不知道情况的亲戚朋友以为我们家出什么大事儿了。”朱丽军说,自从嫁给他,就没见过他给家里出啥力。
1981年10月6日,朱丽军生下女儿,可是崔广平压根没记住妻子生产这事,直到工作很晚上回家,被母亲一顿臭骂,他才知道自己当爹了。
当时的生活条件艰苦,一家人住着30多平米的土房,劈柈子烧炉子送孩子,在地下四米深的菜窖储冬菜,都是朱丽军自己一个人干。
“老崔一工作起来就是拼了命的干,没办法,谁让他是一名公安呢?”随着了解的深入,朱丽军对爱人的工作逐渐理解,也很支持。
2003年正月初八,呼玛县韩家园子发生一起凶杀案,现场破坏严重,所有作案痕迹都被烟熏的痕迹所掩盖,整个局党委班子在现场工作三天三夜,仍然没有破案。
时任副局长的崔广平正患有严重的胃病,刚出院不久,但他选择一直坚守。60余天,崔广平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直到3月初抓到犯罪嫌疑人才回家。
从警37年,从基层民警到刑侦科副科长、科长,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崔广平一直战斗在第一线,立过三等功,曾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获得其他表彰30余次。
1985年入党的崔广平,如今已经是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
“在公安局入党的时候,介绍人对我说,要对党忠诚,服从领导,好好工作,我现在可以说,我没有辜负当初的誓言,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回忆起入党时的场景,崔广平记忆犹新:“我这辈子干的都是人民警察该干的事儿,都是正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