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成硕 | 2021厦门大学MTI翻硕英语笔译初试经验贴

发布时间 :2021-06-14


写在前面:为了更良好的阅读体验,请移步微信公众号:译而三思


另:因字数限制,真题回忆版请移步微信公众号:译而三思


两个月前写了几千字的经验贴,因为没有备份不见了,之后经验贴的事就被我一直搁置了。


Anyway拖了n久的经验贴……现在算是终于写好了。


温馨提示:本篇经验贴很多啰啰嗦嗦的废话,共分为6部分:基本情况、确定院校、初试备考、时间安排、真题回忆、心灵鸡汤


建议直接看标色、加粗的内容。


基本情况


报考厦门大学MTI英语笔译专业,初试399,复试名单的最后一名(第6),复试第2,总排名第2。


本科广西大学翻译专业,四级613,六级560,专四优秀,BEC中级,没考三笔,二笔没过,获得过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外研社杯区级奖项。


我啥特长都没有,就是一名平平无奇的普通女大学生。


确定院校


选择院校这一块儿我没什么经验,主要是遵从于自己内心的选择。


刚开始考虑过南京大学,进一步了解后,它的文言文翻译劝退了我(虽然后面发现厦大也考文言文翻译);也想过武汉大学,我当时还天真的预计,或许因为疫情影响,报考武大的考生会少点,竞争就没那么激烈,结果证明是我想太多,too young too simple。


最终选择报考厦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我的两位好朋友在厦门,而且她们也打算报考厦大,我想跟小伙伴能呆在一起可以有个伴,于是我便跟风了;


2)厦大福利好啊,据说,米饭和水都免费,奖学金也挺可观的,校园也很漂亮,有一片宿舍区还是海景房,我慕了;


3)厦门这个城市不像北上广深那么节奏快、竞争激烈,而且我是南方人,气候也更适合,不会水土不服。


先放两张网上搜的厦大美图嘻嘻




当然择校的时候我也考虑过自身的能力问题,而且这次厦大的推免人数确实占了一大半,本来招生计划上只计划要3名统考生,虽然最后6名进了复试的考生都要了,但是也无法抹去这竞争激烈的事实。


或许是凭着一腔孤勇,我始终觉得,为什么人家可以,我就不可以?哪怕它只招3个,那为什么我不可以是其中之一呢?只要还招生,只要我报考了,就还是有一线希望的。


不过还是建议大家在择校之前最好想清楚自己考研的目的。


如果是为了提升学历拿硕士学位的话,其实选择考本校或者竞争压力较小的院校也挺好的;如果是为了去梦想院校圆梦的话,那就放手搏一搏吧。




没有去尝试过,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不要过早给自己设限,人生无极限嘛,没有努力就放弃的话,以后真的会遗憾的。


除此之外,我们老师建议我们考MTI的话可以考虑报考理工类大学,竞争相对会小一点,如果不是执意要考外语类院校的话,最好避开这类院校,因为这简直是神仙打架啊,太可怕了。


关于择校我就说这么多,最终还是得看个人意愿。


初试备考


1、政治80/100

备考资料:

注:以下我所用过的备考资料中蓝色加粗的是重点推荐使用的。


肖秀荣1000题(重点,个人建议最好能过两遍)

肖四肖八(重中之重,时间来不及可以主攻肖四大题)

小白考研政治刷题(微信小程序,上面有历年真题和模拟卷,很多研友总结的选择题知识点和记忆口诀很有用)

空卡肖四带背(考前一晚专攻大题记忆技巧和答题思路,卡子姐自己编了口诀或者画了图形帮助记忆,比死记硬背管用,指路微博微信b站ID空卡空卡空空卡)

肖秀荣精讲精练(对照1000题使用)

腿姐冲刺带背手册(挑着看了后面的大题知识点还有答题模版)

腿姐喜马拉雅带背(考前一周左右往返图书馆的路上听着磨耳朵)

徐涛经济学视频(很有趣很浅显易懂,辅助理解经济学知识)



碎碎念:

作为一名文科生,在政治备考上确实是有一点优势的。我是返校之后才开始刷肖爷爷的1000题的,没有看教材,直接上手刷题,但我看过一点徐涛老师讲的经济学视频,还挺有趣的。


不过对于非文科生来说,我不建议像我一样直接刷题,还是先通过看教材或者看视频搭建一个基础的知识框架比较好,毕竟我的方法不敢保证能适合所有人。


政治选择题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我后期总结的错题知识点笔记👆)


建议前期可以把1000题至少刷两遍,我是9月中旬返校后开始刷,一天留给政治的时间大概是一个小时左右,有的错题看了解析还是不明白我会再去翻精讲精练,然后大概是到11月开始刷第二遍,并且我把做了一遍之后又错的题在笔记本上整理了知识点。


可惜时间不太够,只刷到一半,肖四出来之后我就写肖四去了,一天一套,刷完后在肖八出来之前就用小白考研政治小程序刷选择题和模拟题。


(我当时写的密密麻麻的肖四👆现在看着竟然有点成就感)


还有关于政治大题,我十分不推荐死记硬背大题答案,不仅枯燥乏味,耗时也长。重要的是答题思路和答题要点。


我建议肖四肖八出来后就可以挑几套试卷计时写了,哪怕只是简要写一写答题要点也好。一是训练手速,二是训练思考分析能力,看看手速和脑速能不能跟得上。


如果只是写了选择题,大题直接背答案的话,谁能保证肖爷爷年年都能百分百押中原题呢?还是得靠自己动脑分析的。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字一定要写整洁干净!因为政治是统考的,老师一天要改那么多试卷,干净整洁的卷面给人印象分就比较高,最好分要点答题。


考完试之后我根据记忆对了下答案,选择题应该是38-40分,意味着我大题起码有40分,但是我其实没花很多时间准备大题,答得也很中规中矩,绝对算不上出彩。所以我政治能上80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卷面吧。



基英 87/100

备考资料:

墨墨单词(app,词书选的是GRE)

MTI跨考黄皮书基础英语(10月份开始写,基本上保持一天一套的频率,里面有各大院校的真题,可以熟悉不同题型)

华研专八阅读(黄皮书写完后做了几套阅读)

华研专八改错(断断续续写了60多篇,厦大的改错比专八简单很多)

顾家北手把手教雅思写作(考前一个月断断续续看过几篇优秀范文和写作的思路和技巧,挺有帮助的)

catti2级综合历年真题(备考2级时做的,词汇题可以练手,语法题我觉得比较简单)


碎碎念:

我喜欢空闲时用手机背单词,不喜欢背单词书,也没有硬性规定每天要背多少,基本上是去图书馆等开馆的时候背一背,有时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背背这样。


然后基英毕竟归根结底就是做传统的试卷嘛,从小学到现在,已经做过很多年了,通常就是单选、阅读、改错、作文这些题型,一般不会有出乎意料的新题型,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就没有特意下功夫在这一科上,保持训练量就好。


这科的重点的话,我觉得是:得阅读和作文者得天下,所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就好。作文最好要练练手,太久没动笔,只是看的话知识是进不了脑子的。我考前在看顾家北手把手教雅思写作时会写一下作文大纲,再看他的范文。



翻译基础114/150

备考资料: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十分重要,厦大这几年的必考!初试前一共过了三遍,第一遍看的比较细,第二遍主要看例句,第三遍边看例句边翻译,并把不太能译得出的句子摘抄了下来)

张培基散文精选一(暑假跟着公众号翻了十多篇,开学后发现全部忘光光又开始从头复习,后面12月时又复习了一遍觉得可能会考的,这本书翻译了一大半,没有翻完)

罗经国古文观止(一段一段的翻译,我先挑着名篇翻译了一遍,后面又复习了一遍觉得可能会考的文章)

MTI跨考黄皮书翻译基础(10月份开始写,到12月初时决定复习前面写过的,大概写了一半多一点,没有写完)

武峰12天突破英汉翻译(暑假时看完的,适合入门和应试)

catti3级笔译实务教材配套训练(暑假时翻了一小半)

catti2级笔译实务历年真题(考二笔之前做完了)

韩刚2笔(考二笔之前练过英译汉部分)


(杨士焯英汉教程中摘出来我觉得可能会考的例句👆结果一句也没押中)


2020政府工作报告(考试当年的政府报告最好要过一遍,一是为了熟悉政工类文本翻译,二是为了积累热词表达)

领导人讲话(我自己整理了领导人发言的金句和引用过的诗词,快考试时抽了几篇日期较新的领导人讲话稿中的个别段落自己翻译再对照官方英译)

翻硕百科蜜题(app,可以免费看中国日报、卢敏热词,虽然厦大不考热词,但是也可以积累积累)


公众号:

XXLIN1987(宝藏公众号,很多汉译英材料,徐老师的讲解也有趣)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闲暇时刷到会看,热点新闻)

翻译大王(暑假时跟过张培基散文翻译和政府工作报告)

MtiPartnersChina(会免费分享热词、双语外刊以及一些学习资料,前期好朋友分享了热词给我,后面我才知道厦大不考热词)

外宣微记(推文短小精悍,很有趣,长知识)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偶尔会看看)

独霸上海的妖怪

LearnAndRecord

高斋外刊双语精读

Shelly时事英语精读

(以上四个公众号都是看外刊的,随缘刷到感兴趣的文章会看看)


碎碎念:

其实翻译这一科是我花时间心思最多的一科,可成绩出来却不尽如人意,说实话我心里面是有点伤心的。分数很低,感觉自己好像也没有什么资格分享经验。


翻译没有标准答案,可能大多数MTIer比较头疼该怎么去修正提升自己翻译,我也是如此。常常翻译了一篇文章就急不可耐去对照参考答案,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翻译。


我的话,就是重点再检查一遍自己有没有什么语法错误,还有对照参考答案,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地道的表达值得学习。


还有,翻译真的也需要及时复习,就算是翻译过的材料,也是会忘记的,甚至有时候第二遍翻的还不如第一遍的好,不及时复习的话,更会统统忘光光,多么痛的领悟!


(我记录一些表达的英语笔记本👆)


刚开始我练习的翻译还会保存下来,但后来太多了有点乱,就扔掉了。备考以来,我练习翻译几乎用光了一包A4纸和一瓶英雄墨水。(我喜欢用钢笔写字,钢笔写字巨好看!)这么说来,其实也是为自己曾做过的努力感到骄傲的,可惜成绩并没有我想象中好,还是我水平不够,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翻译是很考验实力的一科,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不是应试抱佛脚就能轻易得高分的。我觉得自己有一种侥幸的心虚,明明翻译分很低,全靠政治帮我把总分拉上去了,不然我是上不了岸的,我这个翻译水平我都不太好意思讲经验



汉语写作基础与百科 118/150

备考资料:

纸条app(收集大作文素材)

MTI跨考黄皮书作文小册子(了解各种作文文体的写作框架)

领导人讲话稿(备考翻译基础时遇到不错的句子也会一并记一记)

政治大题的材料(可以积累一下素材)


碎碎念:

这科我是处于完全自暴自弃的状态,因为百科范围太广了,压根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我记性很不好而且极不爱背东西,可是百科真的是只能靠背和平时的积累,所以我就放弃了,把大头放在两篇作文上,也幸好厦大近几年百科考的都是选择题,我才能靠运气蒙对一些。


BTW,个人认为这次的百科选择题比我想象中简单。


今年厦大的百科还多了两题简答题,以前好像都没有的,不得不说,厦大的出题质量真的还是不错的,虽然经常出其不意,但还是蛮考验考生平时的知识积累的。


我百科没有特意准备过,但是考前一段时间每天我的小伙伴都会问我一些文学知识,我偶尔偶尔看书看累了也会看看网上整理的百科pdf,虽然我看过的百科知识一个也没考,很多还是看平时积累的吧。


然后应用文写作我看了看黄皮书小册子上的演讲稿格式,一般是考演讲稿的比较多,当然别的广告宣传啊之类的文体也需要了解。


最后的大作文我主要是用的纸条app积累好词好句和写作素材,其实在练习翻译和写政治大题的时候也能积累素材和领导人金句,只要自己平时多留心吧。


我考前自己写过两篇文章请我的小伙伴帮我改,基本上跟高考议论文作文差不多,主要是太久没写了,要找找手感。


时间安排


推荐一个app,番茄ToDo,可以监督自己的学习时间,也能减少自己玩手机的频率,这样就不会偷懒啦!


从上面来看,其实我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练了翻译,包括张培基散文、古文观止、catti真题和政工类文本,整套黄皮书我都是在10月之后才拆封开始写的,具体的学习安排我也不太能记得清了,我记性不太好,而且我没有做具体的任务规划,大致的备考时间如下:


暑假:看完了武峰12天,练了一小半catti3级,跟了翻译大王张培基散文和政府工作报告两期活动。


9月:政治+翻译(catti2级翻译、复习暑假的张培基散文、古文观止)+整理熟记领导人讲话金句和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的例句+上课(我每周还有五门课)。


10月:政治+翻译(翻译的材料变成了黄皮书、散文、古文观止)+每天增加了基英的练习。


11月:政治+翻译(黄皮书、散文、古文观止,复习了近两年的catti2级翻译)+基英+每周只有两门课了。


12月:政治(选择题错题复盘,肖四肖八)+翻译(以复习为主,除了挑着翻译了一些新发布的领导人讲话外没有再写新的翻译材料)+基英(作文,黄皮书写完后开始写专八阅读)+百科大作文。


零碎时间随机安排给了作文素材积累、阅读公众号、百科知识积累、背墨墨单词等。



以下是鸡汤,喝不喝随你啦。


其实吧,我一直觉得考研就是一场心理战+运气战+信息战。


考研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怎么从无数信息洪流中提取出自己需要的资料;难的是在这漫长又孤独的备考日子里,怎么去克服自己的心魔。


我很幸运自己能阴差阳错拆东墙补西墙,靠政治上分填补了翻译基础的低分。


我也很幸运考研途中有很多爱我的人支持着我陪伴着我,在我快熬不下去自暴自弃的时候拉了我一把,所以我才能最后走到终点。


满打满算,我真正的备考时间也就是在四个月左右,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开始准备,也不要轻易放弃,说不定你就能创造奇迹呢?


很多两三个月备考就成功上岸的人也不是没有,况且我个人认为把考研战线拉得过于漫长也不一定是个好方法。


还有考研过程中的心态问题,如果觉得没信心没干劲,那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垫底辣妹》,这真的是一部看了之后让人热血沸腾、冲劲满满的励志片,我当初暑假的时候看了,还发弹幕说要考去厦大,上岸后我再看了一遍电影,尝试找我当时发的那条弹幕还愿,但是很可惜,没能找到。


其实考研本身就已经让人收获、成长很多了,所以不要把最终结果看得过重,压力太大会过犹不及,弦绷得太紧了,反而更容易断,不管怎样,已经尽自己的力量努力过,能问心无愧,就已经是最棒的了。


虽然我现在这样说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但我真的一直觉得,很多事情往往会无心插柳柳成荫。


还有,焦虑。焦虑是常事,其实大家都一样,都是心里很没底的,除了个别天才外,普通人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不要妄自菲薄,给自己徒增压力和焦虑。


感到自己心态不好时,就己运动运动,痛痛快快地流汗,酣畅淋漓。或者跟小伙伴聊聊天散散心吃吃美食,给自己充充电。总之最好别一个人闷在心里,还勉强自己学习,内心得不到纾解的话,不仅影响学习效率,也影响心理健康。


考研真的说难也不难,就做自己能做的就好,当一个人真正投入到学习中,不会把它当成一个任务,而是能真正为学有所得感到快乐、感到有成就感的,这时候,你会感觉全世界都在帮你,所有阻碍都会自行让路。


觉得孤独时,觉得自己要坚持不下去时,就抬头看看同在一个自习室学习陌生战友,大家都还在低头努力,你也会觉得自己瞬间又充满了力量



我个人而言,是很享受每天晚上在图书馆待到闭馆后,一个人戴着耳机,吹着晚风,走在从图书馆回宿舍的路上的。那个时候心里面什么都没有想,心情很平静,很自在,也很充实。


这种有清晰的目标,并朝着目标奋斗的感觉真的很棒。


突然想起考研结束那会儿我还写了篇小作文记录自己的考研感悟,可惜里面立的flag统统倒地了,我也早已把那些深切体悟忘光光,还是得常温常新啊。🔗是结束,也是开始


最后再分享一下我在图书馆看到的七彩祥云☁



零零碎碎有的没的说了很多,大家姑且挑着重点看一看哈,毕竟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无法复刻的,希望我的经验贴,能在记录我自己的考研过程的同时,也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借鉴意义。


不管结果如何,

请屏幕前看到这篇经验贴的你,

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因为坚持,

本身就是胜利。


愿未来的你,

会感谢今天没有放弃的自己。

愿你的努力都能有所回报。


祝大家都能如愿以偿,

成功上岸!


👉真题回忆来源于遐迩,Astrid👈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