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编制完成《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报告中总结和回顾了“十三五”时期北斗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一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全球领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
二是陕西、贵州、内蒙古等多地信息化融合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信息化发展动能加快提升,北斗应用发展成效显著,北斗平台建设持续推进,积极利用北斗技术服务赋能产业发展。
促进北斗产业化应用,我们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北斗产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商业模式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北斗产业化应用是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八大重点方向之一。
我们需要在选择哪些领域进行深度应用、如何实现技术供给与需求相匹配,以及北斗服务国际化等方面,提供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创新助推北斗产业应用的新路子。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总结经验,克服不足,提高经济效应,用较少或同量的资源创造更高的价值。
(2)挖掘资源能力优势,优化北斗系统商业模式。资源能力优势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强化基础,发挥优势是北斗系统商业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应基于北斗系统在定位、导航、授时功能上的精度优势,以及独有的位置报告及短报文功能,充分发挥北斗系统功能服务多样性优势、产业政策效率优势、中国内部市场需求规模优势、国际化优势等,重视北斗系统商业模式创新。
进一步强化产品功能、生产资源、经营资源、经营能力等主要资源能力,以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效能。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放大北斗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
(3)加快建设北斗产业生态圈,推动高价值专利培养和布局。企业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要进一步提升北斗产业应用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需要加快完善和优化北斗高精度产业生态圈建设。
强化“链主”的组织协调带动作用,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线,以线构面,以面成体,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产业群落,激发产业应用需求增长,培养形成北斗产业应用商业模式创新的内生性动力,实现产业生态圈内的创新闭环。
(4)立足中国市场特色,创新北斗系统商业模式。北斗系统商业模式的设计、创新、优化需要立足于中国市场特色,强化北斗系统在互联网经济、农业4.0、渔业4.0、新基建等重要行业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促进跨产业多元融合,通过北斗系统的独特功能,提高相关产业的整体效率,并通过相关产业的发展反哺北斗系统和卫星导航产业,共同形成跨产业生态群落,实现整体发展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