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小时候,我一直就是在听着各种外国人高素质故事长大的。
说到德国,就是专业敬业,德国油纸包的梗在最近德国洪水中是彻彻底底破灭了。
图片
说到英国,就是好学勤奋,他们在地铁上都是看书看报,中国人在地铁上是低头看手机的,但他们的地铁要到2024年才实现4G信号全覆盖,手机没信号可不只能用看书看报消遣吗?
图片
说到日本,最有名的是当然是日本人的“躬匠精神”,别的不说,他们的碗要洗7遍,甚至马桶干净到马桶水都可以喝的程度,这就是日本的工匠精神,日本人的工匠精神也表现他们会长期几十年的作假,直到被发现,然后躬身道歉了事。
总之,从小到大,接触到的一些小故事宣扬的是外国人都是高贵的、高素质的,做事严谨认真,爱护卫生,爱护环境的;反之,中国人则是道德败坏,做事敷衍,偷工减料,不讲卫生的代名词。
但这些小故事终究是美化外国人,丑化国人的文宣手段罢了,中国人真正的素质在郑州暴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那才是大国国民风范之精髓。
面对死亡,人性往往是经不起考验的,尤其是面对灾难,人性的自私自利会毫无保留的表现出来,当灾难突然降临,更多的时候是混乱,是人人为了存活不择手段。泰坦尼克号的故事能流传并不仅仅是因为那个爱情故事,更多的是所有人默认老少妇孺优先逃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和闪闪发光的人性之光。
但郑州暴雨中,在一辆地铁车厢中,这种人性的光辉和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却让人更加的感动。
在郑州暴雨中,郑州地铁5号线被水完全淹没,车厢里满满都是人,水慢慢的渗进车厢,慢慢的没过膝盖,慢慢的没过腰身,慢慢的没到胸口,再慢慢的就要没过头,窒息而亡,无疑这样的过程是令人煎熬和绝望的,旁人即便没有这种经历,但通过上面的视频设身处地的代入也能感受到当死亡逐渐逼近的时候那种窒息不安是让人多么痛苦不安,但令人比较惊讶的是,你看看这个视频,每一个人都安安静静的,每一个人都淡定从容,没有丝毫的混乱,面对死亡,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如此,但他们做到了。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后续被救援后,一位亲历者讲述:在车厢里到处可以听见互相安慰的声音,有获救的机会了,每个人都在喊着让晕倒的人先走,两个男生架着一个晕倒的人,每个人都上去扶一把把每个晕倒的人都先救出去,然后所有的男生说女生先走,然后男生真的站在两边等着让女生先走,即使是情侣都放开了彼此的手,让女生先走,男生们在后面一个拉着一个女生走,我头晕走不动了,不过停在哪里,不管男生女生都会说一句,你靠着我就可以,看看好多男生和消防员叔叔一直泡在手里,接应一个又一个女生出去。
这就是中国人面对灾难、面对死亡表现出来的素质,人性之光辉在这一刻无比的耀眼,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没有争先恐后、没有不顾一切、没有不择手段只为自己保命,他们选择是女生先行、守望相助、共渡困难,这样的守望相助,在郑州暴雨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
地铁中死里逃生后却逆行回去救人的医生于逸飞,地铁里休克被救回后参加救人的医生秦杰林,如果说医者救人是本能和职责所在,那么那些普通人则是中国人品行的最佳载体,那些普通人在暴雨中的表现则能代表中国人的表现。
这些普通人中,
有不顾自己安危在塌方处救人的;
有开着挖掘机帮助水中人员脱困的;
有在湍急的水流边想方设法救人的;
有不顾自身安危冲进水流中间拦截人的;
有跳进深水中连救5人自己都筋疲力尽的;
有拿着菜刀去不知深浅的敲破玻璃救出困在车里的人的;
有在隧道口焦急的一个个去拍打车窗让他们赶紧弃车而逃的。
这样的好人好事不胜枚举。
这些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中国百姓,他们会在他人落难时选择仗义出手,他们会不顾自身安危的时候去救人,天灾无情,人有情,这一场灾难,这些普通的中国人,他们守望相助,每一个人都是平凡英雄,而正是这些平凡英雄,应该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中国人是坚韧、仁义善良、友爱互助、甘愿奉献、富有勇气的,一切美好的词汇去赞扬中国人都是不夸张的。我们也应该明白,中国的品行和素质是绝对不会差的,甚至从这一次暴雨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品行和素质是远远高于外国人的。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之一,文化自信的首要前提是自我认同,在这一场暴雨中,我们可以看到,河南不亏为中原大地,不亏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之地,河南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守望相助,每一个人都可称作为平凡英雄,就是这么多平凡的英雄构成我们的大中国,有这样的中国人中国怎能不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