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自古以来,孔子一直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更是世人眼中的贤者。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千年之后,孔子的后裔之中却出现了一位被后世唾骂的对象——孔衍植,此人出生于明朝最尊贵的家族,代代享受朝廷的优容,却率先背叛明朝投降清军。孔衍植原名孔胤植,为了避免清世宗的名讳,才改名为孔衍植,此人是孔尚坦之子、孔贞宁(孔贞干之弟)之孙、衍圣公孔闻韶的曾孙,孔子的第64世孙。此人虽然是孔子的后裔,但是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投机者。1644年之时,吴三桂“冲发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使得中原落入了满清的手中。在顺治皇帝即位的第二年,孔衍植便因为被顺治皇帝敕封为衍圣公而为其发来贺电——《初进表文》。在这篇文章之中,孔衍植将自己满腹经纶都用于阿谀奉承之上,极力歌颂清朝君主的伟大。
在表文中,皆是这样的言语“承天御极,以德绥民”,“六宇共戴神君”,“八荒咸歌圣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者韩并永”。不仅如此,孔衍植还诚惶诚恐地自称“臣等阙里坚儒,章健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距恐后”,大有尊其为主的想法。其实,倘若一个国家因为君主无能而灭亡的话,接纳新的君主的话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孔衍植这样的做法,确实是不合适的,毕竟是此时清兵入关,给中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众多的百姓也因为清兵的入关,而失去性命,整个中原陷入了战乱年代,而战争的罪魁祸首对于百姓而言,自然是不受欢迎的。同时,中原原本是汉族之人的天下,因此,此时的清兵对于汉人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孔衍植此时的行为就说明了,他在号召世人去接受清兵入关的事实,并且以一种高姿态的方式来展示自己“顺应天命”的心意。而且最主要的是当时大半个中国还是处于南明的政权之中!
衍圣公,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始于1055年(宋至和二年),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衍圣公是中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宋代时相当于八品官,元代提升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御道上行走。其居住的衍圣公府(今孔府),是全国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第。曲阜孔氏家族受历代帝王追封赐礼,谱系井然,世受封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