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CPA会计科目—终极划重点—第十期

发布时间 :2021-08-06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宋宋带着大家总结下新准则三兄弟——租赁、非货币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由于相应章节是近2年教材新修订的,也是实务中的热点。因此,在2021年的考试中十分重要,特别是租赁的内容,今年大纲还给它“抬了位份”,请大家务必掌握相关核心考点(主观题考查的概率很大)!


考点1「租赁的定性内容」


① 是否包含租赁的确定

今年很可能考查一整道主观题,第一小问就问你:该合同是否包含租赁,如果包含请写出理由。

此时的你不能犯傻,一般这里都包含租赁,不然后面的题目还考你啥子....至于理由宋宋都帮你总结了,直接开背就好!(具体见下图)


② 租赁期的确定

在客观题或主观题中可能会要求大家确定租赁期的时长,此时题干中会有一个不可撤销租赁期,这是破题的基础。在该时长的前提下,大家需要考虑题干中各类合同条款,然后对不可撤销租赁期进行调整,具体调整的思路和总结都在下图,请大家务必掌握!



③ 租赁类型的判断

考试中可能要求同学们对出租人的租赁类型进行判断,并写出理由,建议大家背诵下表的总结!



考点2「租赁的会计处理」


① 承租人的会计处理(非短期租赁和低价值租赁)

→ 初始计量

        大家需要根据题干中的信息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同时题干中还会给出各类信息,例如“初始直接费用”、“租赁日发生的租金”、“租赁日之前支付的租金”、“各类可变租赁付款额”等等,大家往往会眼花缭乱,此时宋宋把初始计量的会计分录公式化,每个科目都有对应的金额,大家对号入座即可,具体见下图的总结。


首先,D、E、F和租赁激励没有任何弯弯绕绕,大家直接根据上图编写分录即可(计入使用权资产或者冲减使用权资产);其次,针对C,大家需要根据题干中信息来计算,具体内容如下:



最后,需要提醒几点:1、取决于非指数或比例的可变租赁付款额不计入到C中,而是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2、针对⑤,千万不要直接把担保余值计入租赁付款额!3、计算出C后,用题目中给的折现系数计算出现值,进而算出B,最终差额计入到使用权资产当中。


→ 期末计量


1、 后续期间使用权资产需要计提折旧和减值,会计处理类似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2、取决于非指数或比例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3、租赁付款额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计量,此处不要搞错折现的年限


② 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 初始计量


宋宋依然把初始计量的会计分录给公式化,同学们只需要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填写即可,但有以下几点提醒:

1、考试中往往未担保余值为0,这个不怎么考。

2、C、D和E都是根据题目中现有信息直接算出来的,考试的时候先写出来!

3、A的确认是破题的关键,具体内容如下


假设承租人提供的担保余值为100万元,承租人因担保预计支付的金额为80万元,其他方提供担保余值为50万元,则各方的担保余值总额150万元计入租赁收款额,而承租人因担保而预计支付的80万元计入租赁付款额。

4、F的金额直接倒挤出来即可

5、租赁投资总额和租赁投资净额这2个名词一定搞清楚,考试的时候可能让你们计算


→ 后续计量


注:除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发生时计入租赁收入


③ 特殊租赁的会计处理

此处的会计处理有可能考到,但是概率低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会计处理,建议大家优先掌握上述内容,学有余力的前提下,把下图的分录背背即可。


→ 转租赁


 生产商或经销商出租人的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售后租回



考点3「债务重组的定性内容」


选择题中可能简单粗暴地要求考生识别出债务重组事项,请大家记住下列示例即可


注:债务重组构成权益性交易的会计处理可能在主观题中考查,大家切记不计入债务重组损益



考点4「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以非金融资产偿债(以存货为例)


1、债权⼈受让的⾮⾦融资产的初始⼊账成本是以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不是受让资产的公允价值!)

2、债权⼈为取得受让的⾮⾦融资产发⽣的费⽤计⼊成本中

3、若债权⼈还获得了与存货相关的增值税发票,则库存商品的成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减去增值税进项税额

4、债务⼈以⾮⾦融资产偿债,不得视同销售,按其账⾯价值结转,差额计⼊其他收益



 以金融资产偿债(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例)


1、债权⼈受让的⾦融资产的初始⼊账成本为该⾦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不是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了)

2、债权⼈为取得受让⾦融资产⽀付的费⽤根据⾦融资产的类型来确定是否计⼊其成

本(取得的⾦融资产为交易性⾦融资产则费⽤需要计⼊投资收益)

3、债务⼈持有的原⾦融资产期间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也于偿债时结转到留存收益/投资收益(偿债的⾦融资产为交易性⾦融资产也⽆须结转)



→将债务转成股权(未形成企业合并)


1、债权⼈获得债务⼈的股权后将其按照⾦融⼯具准则核算,则该股权的初始⼊账价值为股权的公允价值;若获得股权后对债务⼈重⼤影响,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则该股权的初始⼊账价值时以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3、债权⼈为取得股权⽀付的费⽤根据受让资产的类别分别确认投资收益或成本中

2、债务⼈发⾏股票⽀付的费⽤冲减资本公积



 债权人免除部分债务



 债务人以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组合偿债


1、债权⼈受让的⾦融资产依然按照其公允价值计量,⽽受让的⾮⾦融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例来分摊X ⾦额确认(X=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受让⾦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2、此处债务⼈的债务重组损益也是通过其他收益核算(不是投资收益)


考点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性内容」



选择题中大家务必看清楚,让你选的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行为还是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考点6「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① 确认换入资产成本和交换损益


1、若换⼊资产满⾜确认条件,但是换出资产还没给交易⽅,则在确认换⼊资产的同时,确认⼀项负债(其他应付款);若换出资产满⾜终⽌确认条件,但是换⼊资产还没收到,则在终⽌确认换出资产的同时,确认⼀项资产(其他应收款)

2、B中3个科目对应的金额题目会告诉你,直接写出即可

3、A的确认最为复杂,大家需要先根据题干判断出使用何种计量方法,基本原则是:若题目说了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直接使用计量模式③ ;若具有商业实质,只给出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中的1个,则就使用给出的公允价值即可,若二者都给出了,默认使用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除非题目有信息说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更可靠。

4、为取得换入资产发生的费用也计入到换入资产成本中,此处单写分录(见下图)


5、因非货币资产交换过程中涉及的增值税补价,建议大家单独写分录,此处的补价不影响换入资产成本和交换损益,具体见下图:


注:题目中可能会将增值税补价和资产交换补价混在一起,建议大家拆开后分别处理,例如甲公司支付乙公司补价100万,但是题目却告知,甲公司支付一张30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乙公司,但乙公司却没有给甲公司增值税专用发票,则甲公司支付给乙公司的补价100万其实是因资产交换甲公司支付给乙公司的补价130万和乙公司支付给甲公司增值税补价30万的混合结果,大家需要拆开处理,乙公司支付给甲公司增值税补价30万不影响甲公司确认换入资产成本和交换损益,但是甲公司支付给乙公司资产交换补价130万可能影响换入资产成本和交换损益,具体参考「6」


6、支付或收到的资产补价是否影响换入资产成本和交换损益,取决于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模式,具体见下图的总结




以上就是本期的总结,建议大家在空余时间多读几遍上文,新准则三兄弟在2021年务必掌握!同时预告下,下周更新最后一期,总结下财务报告和会计调整相应的内容,都是选择题的高频考点!我是宋朝儒,咱们下期再见。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