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揭下的画像:帷绿轩与孝全皇后

发布时间 :2021-09-28

​​

少见的帝后喜容

 

“喜容”一词,见于清代内务府档案,即“画像”之意。这一词汇经常出现在传旨为宫中人物作画、托裱等事项的记载中,如“某妃喜容”,“某嫔喜容”,又如:

“道光十二年七月初四日,懋勤殿太监传旨:着沈振麟恭画四阿哥、五阿哥、六公主喜容三幅”;

“咸丰三年五月二十九日,懋勤殿太监传旨:著沈贞恭画錱、容常在喜容半身像二张”;

“同治四年八月初五日,懋勤殿太监交琳贵太妃喜容一张”。

 

清宫后妃的日常画像,无论是从现存实物来看,还是从档案记载来看,大致都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即后妃单人画像、后妃多人画像、皇帝后妃集体画像。皇帝和后妃的集体画像中,往往都是两三位以上的后妃女眷共同出现在画作中,而单独绘有皇帝和某位后妃的“二人画像”是较为少见的。

 

但道光二十年的一则档案记录,显示了宫中确实会有帝后“双人画像”的存在。

 

道光二十年正月初九日,懋勤殿太监传旨:帷绿轩殿内揭下皇上皇后喜容一张,交如意馆收拾妥当。

 

在这则档案中,皇上、皇后两个词是并列所写,且描述为“喜容一张”,说明殿内贮存的画像并不是皇帝、皇后各一张,而是同时绘有皇帝、皇后两个人,帝后二人共同出现在同一张画作里。同时,这幅画也并不只是被收存于该殿之中,而是贴在殿内作为贴落,即“墙纸”。

 


帷绿轩

 

贴有帝后画像的“帷绿轩”是什么地方?

 

道光二十年正月,当时宫中的皇后为孝全皇后钮祜禄氏。她在圆明园的住处,是位于九州清晏西路的“湛静斋”,而道光皇帝的寝宫,则是在九州清晏的慎德堂。贴有帝后画像的帷绿轩,并不是皇帝或皇后的寝宫,甚至也并不在皇帝后妃起居生活的九州清晏岛上。

 

广义的“圆明园”,分为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三部分。长春园位于圆明园东北部,而长春园的东南隅,有一座堪称“园中之园”的精巧园林,名为“如园”,建于乾隆三十二年,是乾隆帝南巡时受江南园林影响,回京后命人仿照南京的瞻园所建。

 

根据道光初期的档案记载,“帷绿轩”就坐落在如园之中(“道光四年二月十二日,营造司安挂如园内延清堂、帷绿轩匾额二面……”)。由于圆明园被毁,现今如园已无可辨认景观,对帷绿轩想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便只能从道光帝本人御制诗中所描绘的景象里略为窥探一二。

 

道光帝曾作有多题目为“帷绿轩”的御制诗,如:

 

《帷绿轩》

深青浅绿若为情,茂荫还资夏雨生

翠盖朱华朝露滋,脩柯劲节淡烟平

池分虚榭东西影,风送幽禽一两声

问景成吟即归櫂,扁舟不系柳溪横

 

《帷绿轩》

系舟杨柳岸,妙境与时宜,曲沼荷初放,危峰藓乍滋

几番甘雨足,满径绿云披,静坐浑忘暑,空階午荫移

 

《帷绿轩》

夏雨连番足,诗情众绿中,一庭风飒爽,万木荫茏葱

奇石㟏岈翠,新荷浅淡红,云容无定态,林外复濛濛

 

《帷绿轩》

卓午堪停傍,垂杨系小艭,筼筜连曲径,菡萏映平矼

桥转绿溪绿,泉飞漱石淙,延薰宜静憩,点笔倚南窗

 

可见这里虽然距离道光帝平日起居生活的九州清晏岛较远,但确实是一处颇被他所喜爱的景致。从诗中的描写总结来看,帷绿轩是一处适合夏日静憩的荫凉之地,有莲荷、翠竹、假山、池溪、杨柳、水榭、平桥,十分幽胜美丽,令人遐思。


 

特殊的时间节点:道光二十年正月初九

 

正如档案所记,如园的帷绿轩殿内,曾贴有一幅“帝后喜容”,即帝后二人的“合影画像”。但这幅画像于道光二十年正月初九那一日,被传旨“揭下交如意馆收拾”。本来作为墙上贴落的画像就这样被揭了下来,不再作为帷绿轩的装饰。

 

这一道看似奇怪而突然的“揭画像”的旨意,不知在其背后蕴含了皇帝的何种深意。而两天之后的道光二十年正月十一日,于丑时三刻,那幅画像中的女主角,孝全皇后钮祜禄氏,崩逝于圆明园,时年三十三岁。

 

自此,画中美人与其真身,都不再存在于那引人遐想的幽美庭园之中。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