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皆为本人原创,并收录在出版物中,受中国《著作权法》保护。切勿抄袭或妄图洗稿,否则将按照相关法律追究到底。自重。
钻石、蓝宝石、红宝石和祖母绿是全世界公认的四大宝石。其中钻石大家都比较了解,市场也相对透明,具体看 GIA 评级就行了,今天主要聊聊三大彩宝:蓝宝石、红宝石和祖母绿。
说到宝石就不得不聊聊我的彩宝启蒙—黛安娜王妃了。黛妃生前戴的最多的就是珍珠和蓝宝石,因为珍珠衬她的眼神光,而蓝宝石则衬她的瞳孔色。她对于选珠宝的见解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你佩戴的东西要衬的你与众不同,
而不是让自己沦为高档珠宝展示架。
体会下珠光宝气衬托的眼神光。
黛妃最著名的蓝宝石单品应该就是订婚戒指了。传说中主石有18克拉,实际上应该在8-9克拉左右,蓝宝石来自斯里兰卡,由英国皇家珠宝商 Garrard 制作。
这枚戒指后来重新镶嵌过,型略有不同,主石无替换。
很多传闻都说当年黛妃没有从“皇家大金库”里选戒指,而是任性地要买这枚明码标价的戒指,耗费了皇家不少钱,还引发了不快。
实际上皇室选择意义如此重要的珠宝,怎么可能那么草率。根据 Garrard 提供的一手消息,是查尔斯先选中了这枚古董蓝宝石戒指,因为它让他想起母亲经常戴的一枚蓝宝石胸针:
这枚戒指同时代表了西方婚礼很看中的 "something old" 和 "something blue",寓意好。加上黛妃本人确实很喜欢蓝宝石,选它可谓没毛病。
众所周知,这枚戒指现在传给了凯特王妃,但好像就失去了些许魔力:
个人觉得凯特王妃戴祖母绿会更美。
这个戒款现在在国内就叫“黛妃款”,但它的原型来自于一枚古董胸针,是1840年阿尔伯特王子送给妻子维多利亚女王的新婚礼物。这枚胸针如今传给了伊丽莎白女王,也就是查尔斯所说的“那一枚母亲的胸针”。
由维多利亚女王(最左)传到了伊丽莎白女王(最右)
当年,Garrard 就以这枚蓝宝石胸针为灵感,设计了黛妃的这款戒指。玩古董珠宝的应该都知道,这个戒型原是个范式,叫 the Marguerite Ring。
后来 Garrard 重组产品线,就改名为 The 1735 Ring。真正的黛妃同款目前还是可以在 Garrard 官方买到(注意,这不是一个广。要能接到 Garrard 的广,那我得叉会儿腰,哈哈哈~)
顺嘴一提,这金色耳环也好美啊。
为什么不讲宝石要先讲一圈故事呢?因为彩宝的首饰定制有很多玩法。但很多人会抱怨说现在的珠宝都俗,一股子“深圳大工厂味儿”,其实工厂只是制作而已,就这个性价比这个手工,我都要感谢工人们的付出。
说到底,定制珠宝或者设计珠宝的人得好好了解背后文化。这个“黛妃款”明明有全方位超清大图,很多所谓珠宝高定还能仿个乱七八糟,尤其是背后的结构,基本没几个做对的,抄款也抄的讲究点ok?
Garrard 官网给的 The 1735 Ring 的结构
至此,读者应该也看出我是个偏心眼,红绿蓝里面肯定是最偏爱蓝宝石。接下去就从蓝宝石开始,讲讲彩宝怎么选。
既然是彩色宝石而不是别的什么宝石,最重要的肯定是颜色。黛妃那枚蓝宝石戒指的颜色从行业的角度看,其实并不算最好,明亮度和饱和度都缺口气。这是不少古董蓝宝石存在的“通病”,比如我收的这只金编织蛇型臂钏,配的虽然也是缅甸蓝宝石,但颜色也挺暗的。
而沙特阿拉伯(土豪)皇室送给她的新婚大礼—缅甸蓝宝石套装,真的是非常厉害的皇家蓝!美少女战士,变身!
虽然蓝宝石有各种颜色,很难说别的颜色一定不美,比如被称为帕帕拉恰的莲花粉蓝宝石也很名贵。但一般而言,买彩宝还是以买正色为主。
比方说蓝宝石,通常还是以沉稳、浓郁、不暗沉、不发黑的深蓝色为贵。沙特王室赠送的这套就是这样的色标级蓝宝石。
“姐就是这条街最拉风的公举。”
其实“皇家蓝”这个词最早指的是缅甸产的最优质的蓝宝石(产地、品质、颜色都包括)。现在即便能买到,也是天价。而黛妃这套就称得上是真正的“皇家蓝套装”,更夸张的是,还拥有丝绒光感!
一般来说,蓝宝石有丝绒光,红宝石有强荧光,都是极为罕见的,更别提沙特阿拉伯王室一出手,就是超大颗的一整套!
这张黑白的看款式比较清楚。
黛妃非常非常珍爱这套被大家称为“沙特套装”的蓝宝石套装,曾对其中多件单品进行过改造,如套装左下的钻石蓝宝石手链,就被重新制成了蓝丝绒 choker,与套装中的耳钉一同佩戴:
她戴上蓝宝石可真谓神采飞扬。
在选择蓝宝石的时候,还有一个热门色号就是“矢车菊”。虽然我是一个皇家蓝爱好者,但矢车菊也很美。个人能给出的一条实用建议是:如果你穿粉红色很好看的话,多半戴矢车菊会更美;如果你穿正红、深红比较好看,那选皇家蓝不会错。
上面这两颗都算是色标级,左边更深更浓郁的是皇家蓝,右边颜色偏浅的是矢车菊。喀什米尔产的矢车菊蓝宝石还会带有紫色调,是一种浅蓝紫且带丝绒光感的蓝宝石,很漂亮的。
但我们现在说的“皇家蓝”、“矢车菊”、“莲花粉”,到“鸽血红”、“木佐绿”,其实都是 GRS 这个宝石鉴定机构创造的商业名词:
这些名词虽方便我们日常描述宝石的颜色,但绝非评判颜色优劣的唯一标准。有些机构并不使用像“皇家蓝”这样的词汇,而主要根据实物颜色(如,色调、饱和度、荧光强弱等等)进行基本描述和评定。
而且一颗彩宝的颜色到底美不美,美好的色彩能否得以体现,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接着往下看。
一颗宝石如果晶体通透,光就很容易进入且反射出来,形成璀璨的宝石光。反之,如果这颗宝石内部“云里雾里”,光线进入之后就被“吸”掉了,那自然反不出多少光,也就暗淡了。
晶体的好坏容易理解也容易被观测到,只需要一个放大镜就行了。好的晶体=晶体排列规律、包体、奶体、裂隙、杂质等瑕疵都少(基本要做到肉眼全净)。反之,就是晶体不好。
我自己买的这个是 ESCHENBACH 12.5倍放大镜,观测宝石刚好,还带个LED灯,挺方便的。
观测的是同一颗宝石(就是我戒指上那颗),可以看到晶体底子确实很干净(浮在表面的是灰尘和毛毛)。
但颜色和晶体都好的宝石,价格一定更贵。如果预算有限,喜欢又大颗颜色又好的,那么对晶体的包容度肯定得相应的大一些。在此说说我买蓝宝石的心路历程吧。
我这颗是皇家蓝(GRS证书),晶体达玻璃体,切割也不错。但不大,只有2.04克拉,给个上手效果:
无调色,但是光线比较冷。宝石颜色在不同光线在很不同。
当时和这颗蓝宝石同价位给我选择的,还有一颗4克拉矢车菊。这颗大矢车菊的颜色其实很美,可惜有一个明显矿点,好在矿点靠边,能用镶嵌方式遮住。
左边是我的皇家蓝,右边是同价位的大矢车菊。
放大以后可以看到大矢车菊蓝宝石的矿点。
说实话,如果日常佩戴不考虑投资保值,那颗大的依旧是可以买的。没人会拿着你的戒指横看竖看挑毛病,也没人随身带个放大镜检查晶体。但我过不了自己这关,想到瑕疵就特糟心,那在预算内只能买小一点了。
不过,不同的宝石本身有不同晶体特性,比如刚玉家族里的红蓝宝石还算是晶体比较干净的,但祖母绿就是一种多裂宝石。用蓝宝石的晶体要求去要求祖母绿显然是不适用的。
一块宝石的“毛胚”状态就算从天而降,大部分人也不会捡的。“欣赏”一下蓝宝石原石⬇️
然后对比欣赏一下用啤酒瓶切割出来的“祖母绿”和“蓝宝石”。UP主(见视频水印)展示了如何用青岛啤酒瓶和Super X 小蓝瓶做“祖母绿”和“蓝宝石”的过程,你很快就能 get 到为什么我说“切割是注入灵魂”的一步了。
一定要看这个啤酒瓶切宝石的视频!我大受震撼。
然而,每一颗天然宝石的切割都有难点,需要仔细推敲:既要尽可能把晶体不好的部分去掉,同时又得要保重(否则售价会缩水)。但也不能因为去杂质和保重而影响宝石的比例和光学效应。只有切的好的宝石才能最大程度展现本身美好的色彩,尽情释放光芒。
切割是门技术活,也是新手需要花点时间学着看的。一般入门的话先要辨别以下3点(看不懂的名词到 xhs 查一下,多看点视频就会明白了):
1⃣️ 宝石是否漏底。漏底的宝石从上往下看,底是空的。下面两颗红宝石都是差不多1克拉,左边是我选的那颗,台面小,但火彩足。右边那颗显大,但台面大的代价就是漏底很明显,甚至能透出手指缝(仔细看右图)。
透底宝石放大看,底部完全空的,反不上来一丝光。
2⃣️ 台面和纵深的比例。如果纵深很长,而台面很小,那么宝石的通常显暗。
3⃣️ 是否满火彩(是否有暗域)
如果我们希望购买的是一件珠宝首饰而不是裸石,那宝石就是材料。会看材料之后,说到底,还是得回归到设计。依旧按照我的 mindflow 走一遍,看看你能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定制思路。
第一步 颜色和比例
如果你想购买一件彩宝饰品,那肯定要选一种宝石颜色,同时还要将大小和分布比例考虑进去。不要想当然,最好能去实体店比划一下。比如,我最喜欢绿色,说起来生辰石是红宝石,但真看佩戴效果,还是蓝宝石要合适得多。
红宝石和祖母绿小面积呈点状分布的话,会好很多,所以一般我都只戴非常小的红宝石和祖母绿(当然,主要是因为没钱,否则可以买大颗裸石放保险箱哈哈~)
钻石红也有道理,起码她是百搭的,不挑人。我也喜欢钻石。
每个人适合的彩宝和款式并不相同,不要凭想象,要试,以形成一个大致的概念(和相对的预算)。
第二步 找到喜欢的款式
对于珠宝设计师而言,有了款式再去配珠宝才是正确的顺序,我稍微倒了一下是考虑到大部分人关注彩宝,还是想要拥有一颗自己喜欢的宝石,款式的选择反而相对灵活。
但永远不要买了宝石之后,再去套款式!除非你是收藏裸石的,那就是另外的思路了。
当你知道自己适合什么颜色的彩宝,多大颗,怎么分布,其实对款式也应有了一个模糊概念,那就多去看看各大珠宝商的款式,还有我自己常做的事儿:翻古典油画。
说的再直白一点,打开搜索引擎,输入 oil painting portrait 或者 madame portrait,然后开始欣赏大量首饰。
以我的红宝石尾戒为例,是通过《Madame Moitessier, 1851》这幅画获得的灵感:
根据绘画年代,她佩戴的应该不是红宝石,而是当时非常流行的石榴石。富婆也可以自己替换成红宝石😂
和石榴石戒指叠戴的那枚露出尖尖角的嵌宝戒也很有意思,是当时常见的反嵌,即当遇到台面有问题的宝石,就掉个头把宝石底露在外面:
考虑到标题这个预算,外加本来就不适合戴大颗红宝石,我最终选了一颗小小的但是品质很好的GRS副证鸽血红红宝石,做了一枚尾戒,和蓝宝石戒叠戴:
第三步 和你的宝石商聊设计
这一步很重要,很多人买宝石都没扑,但在做首饰这个部分反复掉坑。说到底就是一定要前期把设计图纸完善了,做到细节全部敲定。这个要么考验宝石商的能力,要么考验你的能力,总之你俩之间一定得有一个行。
说回这枚小红宝石尾戒,很多人问我哪里买的,其实这一枚是我自己设计的,世界上还真的没第二枚一样的。我的 mindflow 继续走起:
我保留了油画里那一枚石榴石戒的复古八角形镶嵌,然后叫师傅用锤纹模仿油画笔触。这师傅还挺灵性的,一下子理解了我说的“不要太规整,但要细腻,模仿油画笔触”是什么意思。
因为我自己很喜欢古董首饰,所以一般看到正面,我大致能知道背后的结构。油画里这枚石榴石戒指在那个年代通常是封闭式后背的,但这样很难清洁,所以我叫师傅改成了开放式镶嵌。
考虑到尾戒的尺寸很小,所以省略了很多复杂的细节,做出来的效果我个人很满意。甚至有朋友叫我做一批卖,但后来想想,虽然是我的设计,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这个款式就送给我的读者了,喜欢的就拿去吧~晒戒指的时候如果能提到我这个设计者,我也会非常开心的!
不同光线下的鸽血红颜色(都没调过色)。
由于第一次尝试设计自己的珠宝成功了,觉得很好玩,我又麻烦师傅帮我按照拜占庭古法串珠工艺手工做一条120cm祖母绿长链。这个老工艺以前在写CHANEL 中古首饰的魅力究竟在哪里?(中篇)的时候介绍过,还记得吗⬇️
500-600AD | 藏于 The MET
师傅从来没收到过这种订单,看技法觉得不难就接了,但后来他大呼上当😂因为做这个工时实在是太长了!每一根短金丝都只穿过一颗宝石珠子,然后得手工两头绕丝,把这些穿有珠子的金丝一节节连起来。而我的订单足足有160多颗珠子,每天埋着头给我串了一个月的珠子都快颈椎病了lol。
当然后来我给师傅加了工费……大家都是第一回,我也不知道原来这东西做起来那么累lol但这次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现在很多珠宝设计都很简单粗暴,因为大部分人更倾向于把预算用来买宝石,而不是付工费和设计费。不动脑子不花钱还要独一无二,那真的是不可能的。
也算一条“绝版“链了
看起来差不多的宝石,为什么配的证书不同,价格差那么多?到底要不要为证书买单?关于证书的常见问题,我用Q&A的形式回复大家吧,比较明晰。
Q1 宝石证书到底重不重要?
A:之前在玉石文里说过,玉石证书基本没什么用,但宝石证书非常非常有用。不过这具体还是要看什么证书。
我个人认为 GRS 证书是买彩宝最低标准,和 GRS 差不多或者等级更高的证书通常有 GIA、SSEF、Gübelin,更低也就是最好别选的有 AIGs、EGL 还有……国检等等你看着很眼生的证书。
SSEF的宝石鉴定证书长这样
Q2 为什么看起来差不多的宝石,配不同的证价格会差那么多?
A:一个是不同机构的标准不同导致:评级给的一样,配靠谱证书的那颗往往更优秀,价格也更贵。而很多证书机构特别滥竽充数,甚至加热和不加热都不验,那购买配这种证书的宝石有什么风险……你们懂的。
古柏林的证书长这样
第二点是,如果卖家对自己这颗宝石很有信心,往往会花更多钱去配一个 Gübelin 证书,为什么?因为好宝石配上靠谱的证书,以后的升值空间会更大,也就是行业内说的“好宝石配得上好证书”。那么你逆向思考下,送去不靠谱机构开证的那些宝石,会是宝石商觉得真正优秀的宝石吗?
Q3 怎么辨别证书的真假和是不是套证?
A:现在证书作假已经很成熟了,但由于买宝石总是一证一物,永远都可以通过对比宝石实物和证书参数来判定。比方说,证书上说宝石尺寸是:6x5x3,结果你自己量出来是5x4x2.5,那明显就是假证或者套证。
一物一证,假证肯定是对不上的。
另外,宝石证书上面有二维码和证书编码,你可以去对应的网站查真假。但是千万不要直接用证书上给的网址,要自己去搜到官网,然后检验。(PS:实在不会,但又怀疑的,可以自己找正规机构复检。)
Q4 怎么看懂证书?
A:这个靠自己动手了,英译中或者网上查查资料,很多保姆教学的。靠谱的机构都会给出:宝石名称、照片、产地、大小、重量、切割方式、颜色评级等最重要的参数。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家的评定方式或者描述参数所使用的词汇有所不同。这一点是玩宝石的人需要深入研究的。
举个例子,像是出了名严格的两家机构古柏林 (Gübelin Gem Lab)和 SSEF,虽然同意使用 GRS 的“鸽血红”和“皇家蓝”等词汇在自己的证书上体现,但他们是不会将优化过的或者晶体不够好的蓝宝石评为“皇家蓝”,即便肉眼看,颜色是符合的。
想深入研究的,资料在此:https://www.ssef.ch
Q5 证书上一直看到的“H”、“微油”和“*”是什么意思?
A:“H”指的是“加热”,在红蓝宝证书上经常会看见,有些证书开的细一点会讲清楚哪种程度的加热。一般来说传统加热方式(老烧)对宝石整体的改变是最弱的,个人能接受。就好像是化了妆,将宝石原本美好的地方凸显出来。而新烧或者化学介入等等就基本上=整容了,完全改变了宝石的结构,不建议购买。
证书里有H就是烧过的。
“微油”是针对祖母绿的一个指标,看起来讲的是油量,实际上代表的是原石的晶体水平。祖母绿是一种多裂隙宝石,晶体普遍不如钻石和红蓝宝干净,一般会通过浸油来填补空隙,给祖母绿打个底妆。个人认为“无油”-“微微油”是可接受的,“微油”以上就算了。
左边原生态,右边是浸油后。
很多人在红宝石证书的颜色评级里会看到“*”,这个一般会配一张副证,在副证上写:颜色属于鸽血红,但无强荧光。主证鸽血红就没有这个“*”,而是直接写鸽血红,代表的是宝石本身就有强荧光。
之前就说过,红宝石带强荧光是珍贵的,但带强荧光的鸽血红通常会有点偏色,比如偏粉偏紫,有些人很喜欢,愿意出高价购买。但话说回来,主、副证在本文这个预算下,没什么关系,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才是正经事。
💎
这是《千元到小万,能添置哪些真正的珠宝玉石?》系列的最终篇了。之后会另开一篇聊聊待嫁新娘怎么选婚戒的问题。当然了,不急着结婚的定制一枚戒指自己戴,也很开心~
之前所有的文章给大家一个传送门,没看过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补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