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届亚洲杯连败六场,中国女篮八年抗战徒劳无功?

发布时间 :2021-10-05

​​坦白说,亚洲杯女篮赛这次的冠军战,我本以为中国女篮这次可以小胜日本。毕竟日本队这回十二个球员只有五个是奥运银牌班底,两个从三对三调来的,核心主力高田真希、町田瑠唯、宫泽夕贵等七个人没来,中国女篮则是缺席了邵婷、李梦、孙梦然,其他都是奥运会成员。以中国女篮在亚洲杯前段的强势表现,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女篮可以雪耻。

 

然而,73比78,中国女篮在亚洲杯对日本是六连败,日本从2013年到今年再亚洲杯五连霸。虽然在这中间八年期间,中国女篮也并非一面倒的完败,而且已经从谷底反弹,但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日本确实是当今亚洲霸主。别说顶着奥运银牌的光环,亚洲杯六连败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何况还是奥运班底的打人家1.5队。有些话我本不愿意讲,生怕被扣帽子,但现在纵然你不爱听,也得要面对现实的思考看看。

 

●中国女篮果真很强大吗?

 

如果让我说,中国女篮也可以算得上世界级的强队,但是有几个前提:一是阵容齐整,没有大伤病。这次输给日本,要是李梦没有签证问题,邵婷、孙梦然不来也能赢,但偏偏就是来不了,轮换少颗活棋,球就输了。说白了,球员的厚度没有人家厚。看看日本这几次击败中国女篮的后卫,从吉田亚沙美、藤冈麻奈美、本桥菜子到这次的宫崎早织,甚至连入选奥运最佳五人的王牌控球町田瑠惟都还没算。这几年代代日本主控几乎都把中国队打过了至少一遍,话外音就是:我人多,换谁都差不多。但中国女篮可以选吗?好像没那么多人可选。


宮間早織, 又一個把中國隊打爆的日本女籃主控宮間早織, 又一個把中國隊打爆的日本女籃主控


 

另外一个,就是教练团稳定,加上后勤、热身赛等等因素要具备得了。后勤我想是没问题的,但热身赛就很头痛。这一点在奥运会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这个问题,可日本队可不同。所以这两点少了一个,都会严重影响到中国女篮的战力。

 

中国女篮在接下去的时间,要考虑的是备战世界杯女篮赛与奥运会。最大的优点是身材与年龄,缺点就是可用之人没人家多。中国几乎是举国之力养这一支精兵,才从2015年的亚洲杯大惨败打到现在的四六开,甚至还能赢球。但说到实力反超日本了吗?还没有,还不到那个时候。

 

●此次亚洲杯之败,中国队是教练的调度问题吗?

 

输球原因很多,教练的临场只是其中一环。许利民指导为待国家队都放弃了在北京女篮的执教,要用一战否定他,我认为不公道。这几年下来中国女篮打回了世界列强之林,我认为目前中国女篮教练中,除许指导外别无他人。我从2008年一路看中国女篮过来的,13年孙凤武带队失利,下课了、换回马赫,正好又碰到08年菁英纷纷引退的换血时代;然后就接着许指导了。这几年看下来我算是看懂了一件事:中国女篮没有所谓的体系。球员在俱乐部打的东西跟在国家队打的,很多事毫不相干的。如果说有体系,就是国家队的体系,这也是为何女篮集训时间必须很长的原因。

 

你说许指导的调度很迷?我也承认,但是你不能老用这几个人。国家队教练除了争胜外,还需要为国举才,为未来找到可用之兵。我个人的想法是:亚洲杯的比赛都打到前二了,输赢都不用看太重。杯赛的性质已经变了,会启用一些新人也是正常的,就算结果不好也不用太苛责。试错了,教练自然会承担骂名,但我认为许指导没什么好指摘的地方。

 

至于要不要换主帅?篮协自会考虑,我个人是不太相信换了谁能带得更好。人就这么些,国家队主力替补差距还不小,而日本可能可以整两拨实力差不多的人来跟你打,换教练有用吗?输球就找战犯是中国球迷的日常作业,把责任推到教练头上也是,但可有人想过,你有多少教练可以换?

 

●输日本,就只是因为几个关键处没处理好?

 

我在网上看到有这样的说法,其实还是中国队占优的,但就是几个细节没处理好,所以输了,不用太在意。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举几个例子吧:日本女篮在今年奥运会与亚洲杯的比赛,奥运6场、亚洲杯5场共11场,总计9胜2败。败的两场都是输美国,分别输了17分跟15分。胜的9场比赛中,有5场是5分以内的,这说明什么?再看看过去五届亚洲杯六次对战中国女篮的比分,13年55比62,15年56比57、50比85,17年71比74,19年68比71,加上今年的73比78,六场比赛有四场是差距五分之内,除了15年冠军战惨败35分比较出格外,其他比赛从场面上真的可以说是五五开,就像这届比赛一样。

 

但我更害怕这种,就好比下围棋一样:我要是输一盘半目败,也许会有运气因素;但若碰一个对手连败六盘,有四盘都是输半目一目半,我可能会开始怀疑人生,是不是在这极小的差距里实际上有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让你看得到追不到?如果只是输一两场,我会说可能临场发挥失常,或是处理球还有不周之处。但输了这么多相似的比赛后,只是运气差点?这种话我说不出来。


關鍵球的處理能力, 日本女籃的能力令人信服關鍵球的處理能力, 日本女籃的能力令人信服


 

看看日本队的赢法,他们不是只这么赢中国队而已,对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也适用。这说明两个事实:一是日本女篮的实力还没有到对谁都摧枯拉朽的强大;一是除了美国之外,他们都有能力战胜,打关键球,对谁都不虚,不论从心理素质还是战术素养上。甚至,我怀疑日本就是喜欢打这样的比赛,才能使球员在未胜定的比赛中精神可以保持长时间的集中。反之,中国队如果像这样的比赛,如对塞尔维亚跟这次的亚洲杯冠军赛,这就说明自身有很大的短板,这就不是一两个球的处理问题了。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差距」,会气死人的差距。

 

●当务之急:扩大选才面,「走训」协助青训

 

日本女篮这次派出算不上一军就能战胜中国女篮,相信很多球迷都见识到了她们的球员厚度。前面也提到了,中国女篮的厚度也是令人担心的。那么,日本为何会有此厚度?中国女篮又如何弥补这个厚度?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很长,我只能一时先找到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式提供参考:走训。

 

日本女篮的厚度完全厚植在她们的校园篮球,一如「灌篮高手」一样,日本高中女篮一样打得很火热,跟男篮一样有Inter High(就是IH赛,也就是全国大赛)以及冬季杯两个大型全国大赛。另一方面,在近十多年来,日本篮协也举办了「走训」,从U14、U16、U18开始,在这些日本有三天以上的小长假时,遴选一些球员到某地集中训练。我们要知道,日本的WJBL女篮联盟的球队,本身是不养青年队的,因为日本高中女篮的水平非常了得,球员多半都是大学毕业后才投入俱乐部打球。那中间的训练水平如何保证?这倒不用担心,日本高中篮球的基层教练水平是很够的。即使像「走训」这种短期的训练,其实主要重心也是在使得差不多年纪的球员彼此多认识,另外强化基本功,弥补学校教练的不足之处。

 

现在中国女篮的最大问题,是很多家长已经不愿意把孩子送俱乐部了,这种情形在八一、沈部退出后更为严重。有的是球员在进过几年青年队,然后退出去读书进大学。也就是说很多的大学女篮球员其实也有在俱乐部训练过的背景,否则光靠现在学校教练的素质很难练多、练好。还是需要一个力量出面整合这些资源,由篮协出面来抓有潜力的年轻球员,一年中挑几个时间由专人短期集训,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仿效日本的「走训」,我觉得是可行的。

 

日本女篮近十年的崛起,是建立在良好的根基上,只要有人才,就能出成绩的。十年间不但远远的把宿敌韩国抛之脑后,也压制了中国女篮的亚洲霸主地位,把小快灵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拿到了奥运银牌,这已经是到了天花板的高度,而且看起来这样的机制还能持续下去。要是只知道用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去看待,那显然很无知。未来几年之内中国女篮对日本输多赢少的态势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作为三大球中还存有相当希望、且有辉煌历史的中国女篮,有些措施是应该要采取动作了​​​​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