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浴日安晨暮,望舒驰月映古今。
阶下清辉识秋水,庭前金风知故人。
春日里悄然绽放的西府海棠在金秋结出了果实,一年前惊鸿一现的五殿下和小安子,也终于度阡越陌缓缓而归。工作室选在剧情曲上线一周年的日子发布先行片花,这对于努力促成后续的大风和期待正剧成行的我们来说,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山谷雷鸣,音传千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阶下臣》是大风和整个剧组倾注了大量心力精雕细刻的作品,感觉这一年他都在想说又不可说的紧张激动小兴奋里爆肝修仙。现在终于可以说,大风做到了他所说的不负期待,《阶下臣》从配音后期到海报主题曲都拥有美到窒息的高级质感。
在表白大风之前我要先表白编剧和后期。
以「贪嗔痴」的戏腔念唱引领角色和剧情的设计太巧妙了。贪是少年何安没有指望的妄念,嗔是赵驰蛰伏八年的冤屈恨怨,痴是他们照进彼此飘零命途的真心。特别是「嗔」的部分,人物群像完完整整,短短一分半左右的时长,众多角色瞬间鲜活了起来。
这也不是第一次被后期老师惊艳到了,但是新作品总有新惊喜。印象很深的是预告开端戏台喧嚷与何安踏雪的反衬,热闹都是他们的,天地茫茫,何安只看得见自己心里的那个人。而在隆隆车马簌簌寒光渲染的诸多高燃场景之后,竟是何安踏雪归来,当听赵驰说『厂公,回来了』,突然觉得整个世界既安静又激荡,那种一颗心只为一个人跳的心情,被表现得明明白白。
正剧的音效和音乐运用更是说不过来,宫廷钟鸣厚重、宫门迟缓开阖、铜盆滴漏叮咚作响、车马喧腾渐行渐远,王阿养在手边的金丝雀、太子宫中拿起放下的杯盏…简直精致到可怕,用听觉效果制造繁复画面,没有极其深厚的功底和艺术感知力是做不到这个程度的。第一回最让我忘不了的,是剧情三处提及兰家败落兰贵妃冷宫身死,背景音效的三声叹息,用叹息表现可怜可叹,非常直接也非常震撼。
从剧情看,预告和第一回角色形象最鲜活的是何安。从深宫里一个命如草芥的无望奴才到手握权柄办事狠辣的御马监提督,兔兔的戏撑起了何安的一人多面,殿下离京时的痛苦无力,思及殿下内心此消彼长的热切和卑微,听他哭着承认心有不甘,会跟着他为这一腔看似无望的赤诚心痛起来。兔兔让我印象最深的除了这段「不甘心」,当数预告那处哽咽难言的「殿下安泰」,一句话里压抑了太多久别重逢劫后余生的激动和感慨。何安为五殿下活着,为有朝一日能为五殿下所用而不择手段向上攀爬,当人生的假设终成定义,又怎么能不感慨。
而赵驰,一个外放八年的落魄皇子,性格里隐忍的智慧被大风在有限的戏份里鲜明地塑造出来。在预告中,赵驰对兰家冤案声声斥问既怒且恨,誓将幕后主使挫骨扬灰的狠厉令听者心惊,可待何安——他那生出的软肋——却温柔得像深渊之中生生涌出了一泓秋水,映得万古暗夜都有了月色。大风赋予赵驰的声线,就是这样沉静清幽的美。第一回中我印象深刻的段落,还有赵驰与太子表面兄友弟恭实则各怀心思的一番对谈,大风把五殿下回京拜见太子的戏份诠释得亲疏有度恭谨得宜,和面对旁人的松弛全然不同。尽管多是些没有明显情绪起伏的场景,呈现出人物当下的状态却都非常精准。
剧组的其他配音老师们,把一众配角都塑造得生动立体。通晓宫廷残酷的何坚,谋虑深远的王阿,五殿下的智囊小师叔,尚且沉不住气的小十三,特别正经的白莲花一样的太子…还有把我们督公气到叉腰暴走的双喜兄弟,喜平易燃易爆打打杀杀,喜悦欢天喜地廊下吃瓜,剩下喜乐不敢吱声只能看着师父原地炸成一朵呲花( bushi )…辅线剧情的欢乐就靠他们了。
最后还是要表白大风,策导辛苦了!这位工作狂肝起来差不多就是保持着每天下半夜睡觉的规律作息,很不养生,非常朋克。每次看到风导讲戏的现场,都觉得他的付出应该得到更好的回报,他为什么能总是那么认真耐心幽默又温和,请求剧组整理一下导戏花絮再放出来八百个好吗?
再祝《阶下臣》收听长虹,给风导比个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