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传奇大将——王保保》

发布时间 :2021-10-14

​​【感谢关注、点赞、评论、转发、打赏】


在元末那个动荡年代,群雄逐鹿,也产生了不少的将领统帅。要说到名将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在元朝气数将尽的时候,仍想以一己之力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元朝将领王保保。王保保生父为汉人,其母为蒙古人,早年父母双亡,被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因从小接受汉族文化熏陶,爱读书,有谋略,善骑射,算得上是文武双全之人。由于元朝局势动荡,许多人揭竿起义纷纷讨伐元朝,而元朝当时自顾不暇,允许蒙古人组装队伍,镇压汉人,于是王保保便跟随舅舅南征北战,镇压红巾军,颇有战绩,军中声望很高,队伍也逐渐扩大起来。


 由于王保保一直活动在河南,被元顺帝封为河南王,并使他有调集天下兵马之权,但是元朝内许多各方将领拥兵自重,却不团结,都各怀鬼胎,一时间战火不断,而起义军趁元朝内乱发展势力,其中朱元璋便率先而出,成为了势力最大的起义军队伍,一路向北前行,战果累累。而此时的王保保率军讨伐,与朱元璋交战相持不下,双方各有输赢,虽为对手,但朱元璋却为之敬佩,也曾七次招降王保保,却均被王保保拒绝。


后来朱元璋趁王保保在外打仗,让徐达等人率领部队攻陷大都,一时间元顺帝逃亡,后死在路上,而王保保和元顺帝的儿子退守哈拉和林,朱元璋曾多次率军攻打,都遭到了王保保的殊死抵抗,使明军伤亡惨重,一时间朱元璋不敢再派兵征讨,而后王保保也曾率领部队攻打朱元璋,直到王保保病逝,朱元璋的江山才正式坐稳。由于朱元璋对王保保异常欣赏,他做主让他的儿子秦王娶了王保保的妹妹。据说在朱元璋的心中奇男子有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大将常遇春,另一个就是王保保了。


王保保:

(1)扩廓帖木儿(Köke Temür,蒙古语意为“青铁”,?—1375年/1376年?)。蒙古伯也台部人,生于光州固始县,汉名王保保元朝末年将领。他的父亲是元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母亲是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为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元末农民起义时,扩廓帖木儿跟从察罕帖木儿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巾军。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遇刺身亡后,他独当一面,并卷入元廷党争及军阀混战,曾被封为河南王、中书左丞相。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朝攻占大都,扩廓帖木儿自山西退至甘肃,在沈儿峪被明军击败后于至正三十年(1370年)北奔和林,辅佐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力图光复大元江山,在宣光二年(1372年)大破明军于漠北,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后卒于哈剌那海之衙庭。


(2)朱元璋一直想招降扩廓帖木儿,早在扩廓帖木儿接掌察罕帖木儿的军队时,朱元璋就遣使通好,但扩廓帖木儿扣押了朱元璋的使者汪河等人,朱元璋对此无可奈何,说:“元臣依违者十八九,假恢复为名,惟扩廓帖木儿耳。又为诸将所沮,势不能展久,不进兵,必生疑间。况其下皆四集之民,师老于外,人心离合之间,稍有不利,众必瓦解,将不过一匹夫耳。而彼尚拘吾信使,挠我边境,岂识时务者哉!”   十余年间,朱元璋至少有七次通信于扩廓帖木儿,劝其归附,这七封信都收录于《明实录》中。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先后派扩廓帖木儿旧部李老保与元朝降将李思齐出塞招降扩廓帖木儿,结果前者被扩廓帖木儿毒死,后者礼送出境,临行时被扩廓帖木儿迫其自断手臂。   朱元璋反而对扩廓帖木儿愈发尊重。据记载,朱元璋有三件憾事,一是没得到传国玺,二是王保保没被活捉,三是元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无消息。  可见扩廓帖木儿在朱元璋心中的重要地位。​​​​

今日热门